
图:即时配送企业到小区开展推介活动。 都说世界是“懒人”创造的。“懒人”不仅促使越来越多让人们省时省力的产品和技术诞生,还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变革。近两年兴起的即时配送商业模式,就让“懒人”可以更懒了:只需要动动手指,下单付款,快则十几分钟,慢则一两个小时内,就可以打开房门收货了。记者调查发现,即时配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消费便利,同时也悄然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即时配送改变我们的生活 “自从盒马鲜生开到了家附近,上高中的儿子不仅马上注册了会员,还成了忠实的粉丝。”消费者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自幼喜欢海鲜、寿司等生鲜食品,而且对于这类商品的选购很有自己的主见。但是高中学业繁忙,孩子很少有时间去线下店铺亲自挑选。自从家附近的盒马开业后,孩子经常会在征求她的同意后,在APP上挑选自己喜欢的食品,给繁忙的生活加点儿料。“30分钟内就可以送达,很能满足孩子的突发奇想。”张女士说。 消费者姜女士则告诉记者,她从去年开始使用京东到家,很快就成了重度用户。“家里人口少,吃得不多,用得也不多,周末在京东到家上买点东西就够我们俩吃用了。”姜女士表示,虽然她家附近没有盒马鲜生之类的新型店铺,但是京东到家完全可以满足她的即时配送需求。而且姜女士认为,即时配送最方便的是,如果年已八旬的父母有什么需求,她也可以随时在手机上下单,然后让父母在家中坐等即可。 人们最先接触到的即时配送是外卖餐饮类服务,而在新零售时代,随着移动应用的发展,社区生活配送也成为即时配送的新战场。8月24日一大早,记者就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里看到了“美团买菜”的推广摊位。几个小伙子正在积极地向周围看热闹的人们推荐自家的APP。“大姐,您现在下APP有礼物送。”一个小伙子指着小桌上摆放的调料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在绿色的宣传牌上写着“鲜活鱼虾、蔬菜饮料、一键下单,最快30分钟送到家”。而且5公斤内0元配送费”这样的配送条件和费用与其他即时配送相比,也的确很有吸引力。 如今,不仅是生鲜食品、日用百货,如果加班回家,想吃上洗净切好的水果,也能找到对应的果切配送;身体不适,家中却没有常备药品,没关系,也可以找叮当快药等送药上门。即时配送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 消费者姜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每到电商大促,她都会囤积很多快消品,比如卫生纸、洗发水等等。家里的蔬菜、肉蛋等也大多是每周或者每半个月去菜市场或者超市购买一次,装满一冰箱。但自从开始使用京东到家,她就很少再大量囤积了。“反正下了单很快就能送到。”姜女士说。 消费者刘女士则告诉记者,由于她独自生活,以前西瓜、哈密瓜等个头比较大的水果都是她的消费禁区。“没吃完就已经坏掉了。”如今有了可以配送上门的果切,她也就可以不时地满足一下自己的小愿望了。 新零售成即时配送新竞技场 艾媒咨询前不久发布的《2019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即时配送行业仍然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阿里联合蚂蚁金服收购饿了么、菜鸟网络战略投资点我达,资本对即时配送的关注度高涨;另一方面,京东物流推出“闪电送”服务、顺丰上线“同城急送”业务、苏宁上线“苏宁秒达”,入局即时配送的企业也不断增多。同时,智能调度系统技术发展渐趋成熟,促使即时配送市场稳步发展。据预测,2019年,我国即时配送市场用户规模将达4.21亿人,即时配送订单量将达到185亿单,销售规模将突破1300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即时配送具有快捷、便利的优势,随着新零售的发展与消费体验的升级,即时配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即时配送市场用户规模仍有增长空间,未来新零售业务将是即时配送主流平台的新竞技场。 业内专家表示,专业及时配送不同于传统快递配送,主要表现在峰值和谷值之间的差异,即时配送的各时间点的业务量有很大的波动,而这考验着零售企业的商品分拣效率、人员调配能力和统筹管理水平。 该专家进一步解释说,对于参与即时配送业务的商超企业来说,尽管配送范围已经锁定,但仍然面临着商品和下单时间的极大不确定性。比如上午10点多、下午四五点几个高峰时段的订单会比较多,其余时间的下单情况则会比较零散;平台每次搞活动的时候订单量也会集中爆发,平时没有促销的时候订单量就会比较少;恶劣天气时,人们不愿意出门,订单也会呈现爆发式增长。 同时,由于人的移动是频繁的,很多时候是无法预知的。很多消费者下单后并不要求送到家,而是送到公司、正在用餐的饭店、健身的体育馆等场所。新场景的出现要求物流企业用更先进的技术去优化网络,根据消费者提供的时间、地点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2018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发展报告》指出,即时配送线下环节非常多且复杂,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具体场景进行深度感知、正确理解与准确预测,并瞬间完成复杂决策。因此,智能调度系统是各家运送平台的技术核心。通过对历史订单数据、配送员配送信息以及商户数据的分析,针对配送具体任务需求,对订单进行智能匹配,有助于实现自动化调度及资源的全局最优配置,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商品质量管控仍待加强 记者调查发现,即时配送的重度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价格大多不敏感,但是对于商品的品质往往要求较高。但是,杭州市消保委日前对部分买菜类APP进行消费评测结果显示,即时配送服务提供的商品并不能让人完全放心。 据了解,本次评测选取范围是在杭州城区能提供1小时送达服务,且有自己仓储货源的7家评测对象,分别为盒马、联华鲸选、京东到家、叮咚买菜、美团、多点、每日优鲜。杭州消保委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在7家APP平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下单,分别就到货及时性、商品重量、外观评测、农药残留情况以及售后服务是否到位等方面进行评测。 评测结果显示,在到货及时性和商品外观上,各大APP表现良好,7家平台都能在承诺时限内送达,且比承诺时间提前10分钟左右;果蔬类“短斤少两”的情况较少,商品的净重基本都在商家承诺的范围内,其中在多点和京东到家购买的荔枝净重分量稍微不足。但生鲜类短斤少两的情况较明显,在5家APP购买到的活虾和桂鱼,其中4家的活虾都有短斤少两现象,同时个别平台不能保证生鲜的鲜活度。此外,所购果蔬类商品均未检出农药残留物,但在叮咚买菜和美团两家平台所购买的鲑鱼中均被检测出孔雀石绿成分。 此前有媒体曝光,有果切店使用腐烂水果制作商品。《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近20家网上药店和提供药品交易服务的第三方平台进行调查发现,其中17家可购买处方药。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记者用宠物狗照片充当处方,竟也能成功下单最低10毫克就可能导致儿童死亡的毒性较大的处方药——硫酸阿托品片,且无需处方就能一次性网购多瓶。这显示出处方药规定形同虚设。 对此,有专家指出,新型营销模式快速发展,企业不仅要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保证消费者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更要在商品质量和合法合规运营方面进行严格把控,从而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