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从美国举行的3GPPSA2第124次会议上传来消息:5G标准取得里程碑式的进展——面向独立组网(SA)的5G系统架构和流程标准制订完成,并将于12月20日在3GPPSA全会上批准后发布,这标志着全面实现5G目标的新架构确定。
这段话很拗口,但很显然,5G要来了。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4G,5G最大的特点是低时延、高可靠,在4G已经基本满足个体用户需求的情况下,5G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这样的技术特点将为我们打开生活的另一扇大门。 5G不直接满足个体需求 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中,你都能看到拿着手机看视频的人。即便是在山西的深山里,当地的年轻人也能用微信跟你视频通话。手机支付、阅读、游戏等应用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一切,都建立在4G提供的高速网络服务上。
一位业内人士说:“4G现在已经做得很好,能够基本满足人的个体需求了,比如视频、地图、导航、购物等,我们能想到的人们平时需要的应用,在4G覆盖好的地方,基本上都能满足了。”
“5G打开了另一扇门。”爱立信东北亚区首席市场官张至伟对记者说,“4G解决了人的问题,如果没有4G就不会有现在的互联网经济。京东、淘宝这些巨无霸企业就都不可能起来。但5G解决的是物物相联的问题,这将带来比人与人之间联接更大的市场。”
“以前4G瞄准的是人的需求,而5G瞄准的是工业和物的需求。”张至伟介绍说,从技术上看,5G最大的变化是低时延、高可靠。特别是低时延,这是4G做不到的,这扇门打开的是工业互联网的世界。那里面有很多诸如智能制造等等我们想象不到的应用,会带来另一种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5G不是终端用户推动的 “5G和4G不一样,不是终端用户推动的。”张至伟说,“5G更多的是工业物联网需求推动的。”
张至伟举例说,很多车企做车联网,需要包括通过运营商的网络把车和路、车和人连接起来。以自动驾驶为例,如果靠激光测距+超声波+摄像头阵列把路况呈现出来,再怎么呈现都还是会有问题。如最让人头痛的红绿灯,无论你配置什么样的设备,都无法百分之百地正确识别;如果红绿灯断电了,车子该怎么办?这都是影响车辆上路的致命缺陷。
车企对车联网的需求有两个,一个是交管部门能把车道线等基础设施画得特别清楚、标准统一,不能模糊、混杂,这样摄像头才能准确识别;另一个是希望红绿灯等信号指示能够通过信令解决,而不是视频识别。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智能交通和无人驾驶,而这种需要低时延、高可靠的信令传播方式,恰恰是5G所具备的。“5G对大家都是一个机会。”张至伟认为,“5G还真不是设备商去推动的,而是市场实实在在有需求。” 运营商将更有话语权 当4G带来互联网经济极大繁荣的时候,基础电信运营商沦为管道商的言论甚嚣尘上。事实上,运营商在网络应用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像样的作为。但业内人士认为,以车联网为例,在5G时代,车和基础设施、车和人之间还是需要信号交换的。
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商不可能做互联网的全部行业,但选一个优势行业做运营+服务是有可能的。因此,5G时代其实运营商的话语权还是挺大的。“5G时代,爱立信还是坚持供应商的角色定位,帮助运营商做这个事情。”张至伟认为5G不仅是机会,还是很大的挑战。以前4G都是在通信行业中周期性前进。“但5G是全然不同的,相当于除了自转还有公转。”他说,“通信行业的边界已经被打破,成为整个信息化的变革,这个冲击很大,大家都在转型,包括中国移动也在试图成为一个新的运营商、服务提供商。” 5G改变生活不打价格战 有业内人士认为,5G会带来大变革,首先影响的就是智能制造,比如智能交通,它对操作系统、芯片、模块等的模式,包括商业模式,都和4G不一样,它带来的影响更加深刻。物联网归根到底是为人服务的,它会让人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4G现在已经很快了,但5G要做到的目标是最大10Gbps。如此高的速率可以支持哪些应用呢?
除了更加顺畅的高速上传下载外,3D视频、4K甚至8K视频流的实时播放;结合云技术,工作、生活和娱乐全都交给云;AR、VR与游戏生活相结合;Mediaeverywhere改变媒体传播的方式。基于大容量的特点,我们的城市将成为智慧城市,物流实时追踪不仅查快递到没到,还能查到它在哪条路上。智慧家居、智能种植等应用将普遍实现。基于低时延、高可靠特性,将实现远程手术、远程驾驶、车联网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等。
用户不用担心5G会涨价。爱立信发布的《全球运营商5G进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仅凭提高个人用户资费根本无法收回5G投资。在所有潜在的5G赢利选项中,运营商最不看好的就是提高个人用户资费。超过64%的受访对象认为,个人用户已经没有增收空间。大多数受访的行业高管认为,提高垂直行业特定的服务、展开第三方协作、借力物联网推广5G应用,才能从5G中获利。 5G生态圈很美好 作为全球首家提供5G商用无线产品的厂商,爱立信已与全球36家运营商在5G领域签订合作协议,与全球22家行业合作伙伴、45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5G领域全面展开合作。在物联网领域,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NTTDOCOMO、KD-DI、澳洲电信AT&T、Verizon、沃达丰、浪潮集团、阿斯利康、ABB、丰田、裕民航运、摩拜单车、英特尔、Qualcomm、微软等企业,正联手构建5G合作生态圈。
记者在此前广州2017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看到,5G正在悄然落地。 远程操作机械臂
5G远程遥控机械臂演示基于5G高频测试床,控制器的手势信息先上传到5G网络并实时通过5G空口传输到机械臂上,机械臂可以根据手势的不同动作实时进行灵活动作的演示。
8KVR应用 英特尔5G移动实验平台与爱立信5G空口结合,可以在VR眼镜上观看8K高清视频,为用户提供全新浸入式体验。 混合现实采矿
基于5G网络和精准定位技术,在矿井中通过AR和VR,将前端开采设备与后端控制实时连接,自动完成交管控制及大型设备的远程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并保障工人的安全。
地质灾害监控与预警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爱立信、中国移动打造了地质灾害预警物联网用例——山体滑坡监测及预警系统。基于中国移动全球最大的LTE网络和正在部署的蜂窝物联网络,山体滑坡监测及预警系统可以成为国家公共安全预警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智能农业
农联网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连接,能够收集空气、土壤湿度和温度及太阳强度等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开展预测性分析、资源管理以及实时远程监控支持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工厂
物联网智能工厂将生产、装配、检验等各个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起来,使工厂的运作流程实现智能化。在智能工厂系统中,还包括爱立信与中国联通合作打造的基于实现eMTC(Cat-M1)
VoLTE功能的火警报警系统。 不难看出,5G虽然更多的是基于物物相连,但终将深刻影响个体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