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将至,各大电商已开始频频发力。在每年这一购物高峰期,化妆品一直都是监管部门重点监察的一大品类。广东省药监局近日针对化妆品消费发布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要理性看待产品功效,对三天祛痘、一次美白等宣传应保持警惕。 广东省作为我国化妆品生产和消费大省,有化妆品生产企业2623家,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量的55%,化妆品经营企业也超过了50万家。 在化妆品市场监管方面,广东省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3年以来广东省每年连续开展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累计完成46个项目风险监测工作,监测范围基本覆盖所有化妆品种类,最终锁定“祛斑”“祛痘”“面膜化妆品非法添加”为关键风险。 “不管是双11还是平常,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都要理性看待产品功效,不应该对产品功效超出正常期望值。特别应对三天祛痘、一次美白等宣传保持警惕,此类产品可能涉嫌夸大宣传或含有非法添加。”上述负责人强调,购买化妆品时要结合自己肤质和需要购买,关注化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防止囤货导致化妆品过期。此外,要从合法的销售渠道购买产品,不建议在朋友圈购买,微商交易方式无法确定产品的合格性。另外,不要购买标签及身份证明信息不完整的化妆品,同时要保留购物凭证。 为增强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的重视,提高化妆品选用意识和能力,广东省药监局根据当前化妆品安全风险形势,通过拍摄化妆品科普宣传片、化妆品公益咨询、公益讲座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开展化妆品科普宣传教育;同时举办化妆品生产、经营、消费安全常识大讲堂,推动化妆品安全共建共享共治。 此外,广东省药监局还印发了《化妆品安全消费常识》,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科普宣传。该《常识》提出了辨识化妆品质量“五部曲”:第一步是看标签,仔细查看产品标签信息,注意标签上的安全警告用语;第二步是观察颜色,看产品是否发黑、发黄;第三步是闻气味,检查产品是否有酸性或怪味;第四步是看稀稠,如果化妆品变稀,说明不稳定或变质;第五是观察表层,看是否有霉斑。 近年来,为治理非法添加,防止化妆品生产时使用禁用原料和未经批准的新原料,超量超范围使用限用物质生产化妆品等,广东省药监局制定《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并委托技术支撑机构,开展化妆品安全风险项目监测,如祛斑、祛痘和面膜类产品的线上线下监督性及评价性风险监测、化妆品国际法规标准和安全事件监测、化妆品皮肤病临床监测等,构建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系统。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