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补贴调整后,技术门槛要求有进一步提高。 “新能源车补贴‘退坡’政策有望在近期公布,这是国内新能源车发展到这个阶段必须做出的改变。”2月初,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月度信息发布会后,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透露,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可能在2018年一季度提前“退坡”。 果不其然,几天后便印证了这一观点。 2月1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新的财政补贴政策从2018年2月12日起实施,并设置了4个月的过渡期。 新政出台,标志着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化的“靴子”正式落地。那么,补贴进一步“退坡”,会给新能源车市场带来何种影响呢? 提前“退坡”符合新能源车市场化发展 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7.7万辆,且产量占比接近去年汽车产量的3%,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 按照中汽协官方预计,今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将突破百万辆大关。 从销量表现来看,新能源车已经具备有向市场化大幅迈进的产业基础。 将新能源车扶上马,再送一程的财政补贴政策,一直被视为是新能源车产业最值得炫耀的资本,也是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青睐的不二法宝。 不可否认,新能源车市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补贴政策功不可没,“全球新能源车第一市场”的成绩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取得的。 但一个产业真正发展需要依靠自身,而不是外力“保护”。正因如此,从2016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开始了“退坡”倒计时。 按照《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规定,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众所周知,2017年补贴已经下调20%。换句话说,下次补贴调整最早也要等到2019年才会落地。 然而,由于市场关注度与日俱增,新能源车发展前景关乎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命运。即将实施的“双积分”政策无疑将加速产业变革,倘若整个市场依然处于无忧无虑的氛围环境下,显然不适合当下的发展步伐。 为使国内新能源车产业尽早摆脱“政策市场”的帽子,加速补贴“退坡”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曾多次表示“希望补贴政策尽早退出市场,新能源车依靠补贴生存永远不可能真正变强”的观点,强调新能源车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性。 据悉,此次通知过渡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2016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标准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提升技术门槛符合市场期待值 “新政通过进一步收紧补贴政策,扶持多年的新能源车有望凭借自身实力迈向市场化,这意味着新能源车激烈竞争就在不远处。”对此,陈士华直言不讳。 事实上,这正是目前新能源车产业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与传统燃油车市场相同,“大而不强”是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产业的真实写照。 如果仅从市场占有率和参与生产的企业数量上来看,是一片欣欣向荣。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市场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其实,从产业发展之初就存在的续航里程、电池衰减过快、整车安全性等问题就一直存在。 经过10年市场发展,问题依旧,担忧尚存。未来,新能源车若不解决以上问题,市场化道路或只是一句空谈。 记者注意到,新政进一步明确要提高技术门槛要求。包括进一步提高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专用车等车型的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要求,提高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门槛。2017年目录内符合调整后补贴技术条件的车型,可直接列入新的目录等。 2018年6月12日,将实施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及产品技术要求》。根据文件,乘用车方面,纯电动乘用车最低续航里程补贴标准从100公里提高到150公里;动力电池能力密度最低标准从90Wh/kg提高到105Wh/kg。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与去年版本相比,国内市场主力纯电动车型新补贴标准里程档次划分不再以100公里为档,而是缩小至50公里,补贴标准更为精细化。 陈士华表示,这次补贴政策“退坡”将引导广大消费者购买能达到补贴标准的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车向品质提升迈出的重要一步。相反,性能无法达到补贴标准的新能源车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市场淘汰,部分不达标车企被迫出局。 补贴减少并不意味着买车价格提高 与以往“一刀切”的传统调整补贴方式不同,新政更富科学性,注重培育市场向中高端车型发展:虽然“退坡”是补贴政策的大势所趋,但在个别领域补贴金额却不降反升。 据悉,续航里程150至2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1.5万元,200至250公里补贴2.4万元,250至300公里补贴3.4万元,300至400公里补贴4.5万元,400公里以上补贴5万元。 经过对比发现,300公里以下续航里程的车型补贴普遍下降,但300公里以上续航里程的车型补贴成为市场“宠儿”。由此可见,不仅补贴最低标准有所提升,补贴资金更倾向于续航里程更高的车型。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关心的自然是买新能源车的花销是否有所提高。 记者为广大消费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消费者购买一辆在300公里以下的车型,终端购买价格确实会有小幅提升;反之,如果你准备购买一辆在300公里以上车型,那么这样的担心或许有些多余。 以蔚来汽车ES8基准版为例,该车原价为44.8万元,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55公里。按照去年标准,国家补贴4.4万元,上海地方补贴2.2万元,补贴后售价为38.2万元。根据2018版最新补贴标准,国家补贴4.5万元,地方补贴2.25万元,最终售价为38.05万元,消费者购车成本更加实惠。 值得注意的是,ES8在2018年过渡期之后(6月12日起)能享受的国补金额为4.5万元,但在2月12日至6月11日过渡期间,车国补按2017年标准的0.7倍计算。 如此一来,2018年过渡期内购买完成上牌的ES8能拿到3.388万元的国家补贴,过渡期后为4.5万元。因此,如果不是急需购买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上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在6月12日后购买更划算。 事实上,近年来的补贴退坡,也已经让各大车企尽早准备,加快相关研发技术发展,使市场上的主流车型续航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进入2018年以来,包括比亚迪e5450和秦EV450续航里程均由300公里提升至450公里、奇瑞eQ1比起2017款车型,最大续航里程提升100公里,达到251公里。此外,为了让车辆拥有更好的性能,不少车型将更换为三元锂电池,以大幅提高续航里程及充电功率。 除此之外,新政要求,地方应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从2018年起将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