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时车场”是指各个停车场因使用车位的高峰期不同,在时间上互补,汽车可错开时段互相使用。市民可出租自己的闲时车位,获得停车收益补贴家用,从而缓解停车压力。 “错时车场”体验咋样 在“郑好办”APP的智慧停车页面上,记者看到,定位地图下方的“推荐车场”旁边,有一个“错时车场”。其中的试点停车场数量有31个,包括3个测试“错时车场”,部分停车场还明确标注了“错时”二字。 记者驾车根据“错时车场”导航指引,来到了郑州市一家属院的“错时车场”,页面显示,该“错时车场”的剩余车位有57个。 虽然该家属院内有不少私家车停放,但仍有部分空闲车位。且在离开时因还没有到收费时间,大门口升降杆也是自动抬起。 之后,记者又驾车前往一个机关单位的“错时车场”和一个经营性“错时车场”。单位“错时车场”是晚8点到次日早7点可以错时停车,经营性“错时车场”可以直接进入。 据了解,虽然郑州共享停车理念的“错时车场”试点已经上线,但目前仍是以试点的形式给相关部门积累工作经验,其中经营性的停车场数量也比较多,体验感上还不如“推荐车场”方便。所以,还是建议广大市民耐心等待,多使用“推荐车场”。 停车位周转率咋提升 市民李女士说,他们小区门前道路的公共停车位本来数量就不多,还经常有不少私家车长时间占用,几天、十几天都不动一下,家里来个亲戚串门,都找不到车位停车。 无独有偶,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一些市场附近的道路停车位也是长时间被商户占用,甚至有的商户在驱车离开时,还会用电动车、小推车等继续占据路边车位,让其他寻找车位的车辆无处可停。 另外,受访市民马先生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路边的二类停车位,停一天是4块钱,长时间占用车位的私家车停一个月才120块钱左右,而他们附近小区租一个车位最便宜每个月还要300多元,还要交物业管理费。“这咋看都是我们这些租车位的人吃亏,还不如停路边车位。” 那么,针对上述情况,郑州市要如何才能提升公共停车位的周转率呢? 采访中,记者从郑州市城管局停车管理处了解到,按照城市停车供给的基本原则,是以建筑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道路路内停车为补充。 停车收费模式急需完善 郑州市下一步将会以“价格杠杆”,采取“阶梯收费”的方式解决一些私家车长时间占据公共停车位的问题,提升公共停车位的周转率。 比如,以3个小时为时限,一个二类停车位的停车收费是4元,如果超过3个小时就会进行加收。这样,部分长时间占用路边公共停车位的车主就会主动挪位,公共停车位周转率也会随之提升。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制定了初步方案。 郑州市在提出共享停车的理念后,大数据局就曾对该理念进行部分系统建设,并在“郑好办”APP的智慧停车里和“郑好停”微信小程序中以试点的形式,上线了“错时车场”,将郑州市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停车位,以及部分经营性的停车场作为试点,主要是给相关部门积累相关工作经验。 此外,记者从郑州市停车管理中心了解到,今年郑州市将继续扩大共享停车试点范围,计划市内8区(金水区、管城区、二七区、中原区、惠济区、经开区、高新区、郑东新区)都要接入共享停车系统,各区接入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要不少于5家。 停车位缺口还有多大? 根据郑州市停车管理中心2019年走访普查数据显示,郑州市建成区(四环以内)划线停车位的数量共有119.9万个。其中,居住类配建停车场停车位有78.4万个,非居住类配建停车场停车位有36.2万个,公共停车场停车位有3.7万个,路内停车位有1.6万个。那么,郑州目前到底有多少停车位?停车位的缺口又有多大?记者从郑州市停车管理中心了解到,根据该中心对全市停车位数量的推算,郑州市8区(金水区、管城区、二七区、中原区、惠济区、经开区、高新区、郑东新区)大约有停车位210万个。 交警部门截至3月1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郑州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是510.3万辆,市区的机动车保有量是318.5万辆。如果按照国家相关部委规定,城市机动车数量和停车位数量配建比例是1.1到1.3,就可以得出,郑州市配建停车位数量缺口仍有100万到150万个。(来源:今日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