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推广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这种收费方式不但降低了收费的人工成本、提高了缴费效率,而且杜绝了漫天要价、随意砍价的现象。记者体验了北京的道路停车电子收费后,发现电子收费的确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但因为刚刚开始推广,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困扰。 停车缴费不再讨价还价 记者在北京马连道东街停车时发现,路边停车时没人小跑着过来收费了。以往记者在路边停车时都会有收费员询问停多久,然后说一个价格让记者缴费,赶上节假日停车甚至还会有最低消费20元起价,就是停车10分钟也收20元。怎么会没人收费了?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路边立了一块橘黄色的收费牌,牌子上的说明显示,此区域路边停车为电子收费。记者停车40分钟后离开,三天后收到一条短信,要求登录北京交通APP自助缴费。 记者下载并打开北京交通APP,点击进入停车缴费,绑定车牌号后就看到了停车记录及需要缴纳费用。缴费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联卡一键缴费,十分方便。记者还发现,APP中有“查找车位”,点击进入后,出现一张地图,上面显示路侧停车位置信息。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空余车位情况,绿色代表空余较多,红色代表空余较少,还可以根据定位查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停车点。在点击“空余车位”后,记者看到有停车点的名称、距离、收费标准等信息,点击方位图标还可以自动导航到车位位置。这种APP停车缴费的方式不但不用与收费员讨价还价,还能迅速找到车位。 这种自动停车计费是怎么实现的呢?据北京市石景山区城管委静态交通科科长张建介绍,当车辆进入停车位后,高位视频会自动录入车辆信息和停车订单,无需现场管理员操作即可自动创建订单,车辆离场后可自动结算。 据北京市交通委有关人士介绍,北京市电子收费设备以高位视频为主,部分道路暂时使用矮桩视频、地磁、手持终端等方式进行管理。7月1日后全市实施电子收费的约3.8万个车位中,高位视频管理占63%,矮桩视频管理占10%,地磁+POS机管理占6%,POS机管理占21%。今后还将推动各区进一步加大高位视频管理所占的比重,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因素。 另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城六区、通州的全部道路以及延庆区的部分道路均已支持北京交通APP自助缴费。缴费记录会同步到验车机构,如果不缴费,在每年验车的时候,必须补交费用并支付滞纳金才能通过验车。 有的电子眼“视力”不够好 近两个月来,记者在北京上地实验中学附近的路边停车都可以在北京交通APP上查找到停车的信息。7月5日,记者仍旧在此地路边停车,但是直到7月15日也没有查到停车缴费信息。为此,记者还特意回到停车的地点询问管理员。管理员风趣地说:“不收钱还不好,可能是电子眼‘看’走眼了。” “看”走眼的不止一次,记者是停车没收钱,有的人则是没停车却显示停车了,要收费。北京市民韩先生没有开车出门,却收到短信提示,他的车在北京市西城区锦什坊街产生电子停车收费单。经对比电子眼拍摄截图,韩先生发现他的车和被拍车辆的号牌非常接近。他的车牌是“京QG1”,对方的是“京QGT”——高位电子眼把“T”识别成了“1”。无独有偶,北京市民谭先生的车牌是“京NM”,但被拍的车是“京NH”;北京市民林先生的车牌是“京E”,但被拍的车是“京F”。 据北京市交通委统计,迄今为止,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通州区道路停车电子收费累计服务车次达797万次,其中存在0.3%的问题订单。虽然比例不高,但是因为基数大,因此有超2万次订单出问题。 高位电子眼为何出现拍摄错误?据悉,高位电子眼拍摄错误主要与现场光照、拍摄角度和障碍物遮挡影响有关,尤其是北京天气转暖后树木树冠会有遮挡。北京上地实验学校附近的停车管理人员对记者说:“你停车没被拍到,就是树叶遮挡电子眼造成的。所以最近我们加大了人工巡查力度,以人工抽查的方式,用手持记录仪拍摄比对电子眼是否拍摄到车牌,拍摄的是否正确。你放心,管理者也在想办法尽量避免出现错误。” 有些问题仍待完善 路边停车不用讨价还价了,但是也不能包月了。一直以来,有不少居民需要把车停在居民区附近的道路两侧。以往长期停车可以和停车管理员商量包月,现在都是电子收费,根本找不到商量的对象。记者了解到,北京马连道东街路边停车以往包月的话为每月500元,但是现在不能包月了,按照道路停车收费标准白天首小时收费10元、第二个小时起每小时收费15元、夜间(19点至次日7点)每两小时收费1元计算的话,一天的停车费用为181元,一个月按30天计算,就高达5430元,实在是有点高。 记者从停车管理部门获悉,部分电子收费停车位附近的小区居民,可申请停车优惠服务。但是具体的优惠标准会根据每个区域不同的规定和条件设定,居民可咨询所在区域的街道办事处并进行办理。 记者拨打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社区居委会的电话进行咨询。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小区业主,需要将房产证、驾驶证、行驶证、户口本、身份证复印后提供给居委会,再由居委会提交给交通部门办理。但申请是分批进行的,最终什么时候批下来,居委会也不清楚,停车费用暂时也不确定。 需要完善的不仅是包月问题,还有电子眼“看走眼”后取消收费单的问题。有消费者反映,订单生成很快,但是知道自己“被停车”已经是几天后了,取消错误订单非常费劲。记者以车主身份拨打了北京交通APP提供的热线电话12328。有关人员回答称,第一次停车的三天后会发出短信提醒一次,如果期间未缴费将会在临近30天的前三天进行第二次缴费通知,并由北京市交通委递送“道路停车欠费催缴告知单”。所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尽快拨打电话投诉。相关部门只要接到投诉就会核实情况,如果投诉情况属实就会退款。但是现在人员有些不足,核实的时间会比较长,需要大家耐心等待一下。相关部门也正在增加人手,加快办理的速度。 任何一项新措施的推行都需要在推广中不断完善,道路停车电子收费也不例外。采访中有不少车主表示,电子停车收费虽然现在还有些问题让人苦恼,但是这种方式杜绝了各种的随意性,让停车收费一下变得有规矩,杜绝了漫天要价坑害消费者的现象,是值得推广的。(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