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5日,家住德隆街燕林花园的市民侯女士拨打本报热线称,前不久她通过微信购买了一箱糖心苹果,收到后发现苹果不但没有糖心,而且也没有商家描述得那么甜。 当日上午,记者见到了侯女士,提起自己的网购经历她仍一脸无奈。侯女士说,前不久朋友把她拖入了一个微信购物群,里面经常有陌生人推销商品。“商家介绍得特别好,说是从新疆运过来的苹果,特别甜。当时看到介绍都有点流口水了。”就这样,侯女士以99元的价格订购了一箱糖心苹果。当她收到糖心苹果,打开箱子准备和家人一起品尝的时候发现了问题,“切一个没糖心,再切一个还没糖心,其实就是一箱红富士苹果。” 在侯女士家中,她随手拿了一个苹果切开,记者发现里面确实没有糖心,用于包装苹果的箱子也很简陋,并且没有标明厂址及产地。侯女士说,因为她觉得麻烦,便没有要求退货,但这次经历让她觉得通过微信购物还是应该谨慎对待。 在机场南路一家水果批发市场,一位水果批发商介绍,糖心苹果果核部分由于糖分堆积,形成了透明状犹如蜂蜜一样的结晶体,例如阿克苏糖心苹果横切后90%以上会有糖心,为了牟利,一些商家便以品相较好的红富士苹果冒充糖心苹果。 “现在足不出户就能实现购物,电商网站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就在许多人享受电商网站便捷性的同时,一些不良商家借机欺诈消费者,因此消费者网购时应当提高警惕。”针对侯女士遇到的情况,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表示, 消费者网购时应该选择有第三方机构监督的规范平台,以免上当受骗后无法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