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淇滨区孙先生来电:嗨,淇河晨报!4月5日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位好友推送的卖运动鞋的链接,并附有一个二维码。我扫描二维码加了一位自称售卖各类品牌运动鞋的微商,然后花了260元买了一双运动鞋,没想到鞋子穿了一个星期后就开胶了,已经没法儿穿了。我联系卖鞋的微商,对方竟称这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鞋子的质量没有问题。我提出退货时,对方竟然把我拉黑了。 3313880百姓热线记者常凯:据孙先生介绍,他当初选购鞋子时,对方的服务态度非常好,并且称他卖的鞋子从外观到质量都和专柜卖的一样,还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由于价格便宜,对方的服务态度也不错,我就花260元买了一双运动鞋。”孙先生说,“其实我知道他卖的是高仿产品,但没想到质量会这么差。” 事后,孙先生想要投诉对方却发现因为没有该微商的有效识别信息和线下地址,很难进行维权。 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孙先生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许多消费者曾有过类似遭遇。由于微商没有营业执照,存在监管上的盲区,消费者维权十分困难。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时应注意核实商家的诚信度,付款时尽量采用第三方支付确保交易安全和售后服务,并保留好消费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