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6月21日至9月20日)投诉情况统计分析。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该省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90件,解决961件,投诉解决率达69.1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7.34万元。其中,共受理涉及老年消费的投诉306件,占投诉总量近三成。投诉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其中以百货类商品、保健品消费、旅游出行等为主的消费投诉居高不下。 案例:2018年8月3日,长春市消费者祝女士投诉称,家中老人在该市先达家具店购买了一个电视柜,由于年纪大,查看不细致,回家后才发现电视柜柜面划痕严重,找到商家要求退货,但商家只同意更换柜面。老人无法接受,只能寻求子女帮助维权。经调解,家具店支付600元作为补偿。消费者对此表示满意。 分析:近年来,老年消费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百货类商品质量问题,经营者利用老年消费者鉴别能力低的特点,向其销售的家具、服装、鞋帽做工粗糙,存在瑕疵或破损,无法正常使用。二、保健用品和保健食品夸大宣传。老年保健品消费市场存在夸大保健品功效、质次价高等销售陷阱,采取免费体检、“专家”讲座、“公益”活动等方式,诱使老年人盲目消费,从而谋取高额利润。三、旅游出行合同违约,旅游消费市场存在变相加价、“免费旅游”藏陷阱、“老年团”名不副实等合同违约问题。 消协建议:一、购买商品时需提高警惕,仔细辨别,反复筛选比较,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商家购买,切忌通过非法途径购买;二、不要盲目相信养生讲座及专家义诊过程中推销的保健产品,切记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三、旅游出行要当心消费陷阱,不要以价格为导向选择旅游产品,要选择有资质、有口碑的旅行社,根据自身年龄特点、身体条件确定出行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