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消费不同于衣食住行,本质上是一种医疗行为,具有一定风险。然而8月7日最新发布的《新氧2019医美行业白皮书》数据却显示,过去一年,作为垂直医美平台的新氧送出了73万份医美医疗意外保险,仅有13.74%的用户填写完整的投保信息并获得该项保障,主要原因是求美者并没有把医美当成一个有风险的医疗行为来看待,对风险考虑不足。 据了解,新氧的医美医疗意外保险“氧气保”于2016年8月在新氧平台上线,覆盖12大类的300多个医美服务项目,可线上理赔,30天内处理完毕,最高可获赔10万元。 用户调查显示,赠送保险未完成投保的原因,其中65.01%是因为消费者没有深入了解,不知道保险是赠送的;还有13.20%的用户认为项目风险低,不需要保险;10.07%的用户不愿意填写个人信息,担心被泄露;8.58%的用户嫌投保流程烦琐,觉得太麻烦。 据专业人士介绍,医美保险的出现,对于消费者、医生和医美机构三方面都能起到保障作用,相对而言,目前国外医美保险制度相对完善。 在韩国,面部保险已经是医美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韩国面部保险市场规模已超过75万亿元人民币。 而在我国,2015年至2017年,阳光保险、中国人保、国寿财险、平安财险、众安保险等险企纷纷试水医美意外险和效果险。 2019年5月,有媒体曾调查这些险种的发展情况,发现它们或淡出市场,或购买者寥寥。主要是由于医美医疗数据沉淀量有限,对于医美治疗过程中的医疗事故率、功能性损伤发生率、效果责任认定部分的风险估计不足等。 调查显示,在国内,医生对保险的配合度普遍不高,主要是由我国医美市场现状所决定的。当医生因操作失误导致手术失败,出现医患纠纷时,大部分是由机构出面解决,机构更倾向于选择私了,这是一种代价最小的处理方式。 医美保险的意义绝不仅仅意味着一旦治疗失败,消费者可以经由保险公司理赔、得到一份赔偿这么简单。它的介入,实质上是对整形美容手术风险的有效管理手段,让医美风险可量化、可控。 据记者了解,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为此设立了医疗风险管控中心,与国内多家知名保险公司携手,共同搭建并研讨医美行业风险保障计划项目,希望通过协会与保险公司的通力合作,甄选正规机构与优秀医生,推动医美保险在全国更大范围落地。 随着医美市场逐渐成熟和完善,相信未来医美保险将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机构、求美者接受。(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