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畔鱼米香,蜂蜜山下大粮仓”。黑龙江省密山市位于北纬45度,东经133度,地处三江平原,被誉为东北的“鱼米之乡”。 8月7日,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牡丹江分公司(管理局)、密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CCFA采购委走进北大荒——特色暨优质商品贸洽会”上,《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看到,来自北大荒农垦集团旗下的几十家企业,带来了黑土地生产的500多种农副产品。除了米、面、粮、油等传统产品,咸鸭蛋、黑猪肉、黏玉米等特色产品也被争相订购。 北大荒垦区面积大、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是绿色优质农副产品的理想产地。这些绿色优质的北大荒农副产品,如何让更多消费者所认识?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楚东表示,倡导信任消费,标准要建立起来。品质保障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基础,消费者会为信任买单,同样也会为健康、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买单。 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1958年,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将军在密山八五○农场点燃第一把垦荒之火。而今,经过60余年大规模开垦,北大荒成为中外闻名的“北大仓”。“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是对这片黑土地的最好诠释。 如此好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加上先进的农业技术,孕育出高品质农产品。 北大荒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密山兴凯湖区域为小海洋气候,一年一季稻,颗粒饱满油亮,香味浓郁,营养充分,保证了大米的高品质。 走进八五○农场,满目绿色,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里,种植着三江6号、稻花香7号等不同品类稻米。 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牡丹江分公司(管理局)副总经理王福表示,随着粮食单产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北大荒已成为全国安全食品的原料基地。几年来,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坚持农业投入管理可视化和标准化,牡丹江管理局已拥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3.6万亩,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基地349万亩。 多年来,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增加产能和动能,是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在八五一一农场的蔬菜大棚中,《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第一次见识了“疯狂的茄子”。 王福风趣地称“疯狂的茄子”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培育出的。一个茄子最重达1公斤,硕大的叶子像铁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仅一株茄子秧苗年产量就达到50多公斤。而肥料则来自农场1.5万头牛的粪便,生态种植能量循环利用,不仅降低成本,也更健康。 近年来,农场致力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打造有机生态农业。 八五○农场的50.1万亩耕地、13.5万亩林地,全部采用地表水灌溉,水田面积已达36.5万亩。有机稻全部施用蚯蚓肥,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果蔬以及其他农产品也都利用蚯蚓肥滋养,绿色环保,营养价值较高。 去年冬天,八五一一农场技术人员将各大牧场的粪肥经氧化发酵后,通过管道抽送至梯田最高点,以自流方式逐级向下灌溉,作为桃李、中药材和水稻的底肥,不但解决了牧场的粪便排放问题,也实现了有机土壤培育。“中医农业”是八五一一农场绿色农业的一个创新理念,农场将中医理论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打造出果、药、稻、鱼、虫“立体五层”新型种养模式,同时对作物病虫害实行绿色防控。 让农副产品走进更多家庭 随着城乡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食物的要求由数量转向质量,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各大城市的商超,还是各类电商平台,标有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志的农副产品受到广泛欢迎。 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标准化是把好农副产品质量关的重要一环。“让消费者吃到放心的食材,企业采购一定把握农副产品从种植、运输、加工、保存到卖场终端的整个流程,这是一个良心工程,企业经营者要有更多责任感。”北京首航国力商贸有限公司商品部总监李荣华表示。 他举例说明,除产地因素外,采购百合干会考虑是烘干还是自然晾干,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农药残留,公司也会进行检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楚东认为,以往不少消费者会买很多商品,恨不能把库存运到自己家里;当下消费者趋于理性消费,反对浪费和过度消费,需要的是商品小包装。“一些农副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就是包装,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他表示,很多消费者拿到一件商品往往会对原产地质疑,来源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采购方,需要在农产品的来源和品质上把关,也要在过程和体验中达到消费者预期。 李荣华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采购标准,不同行业也有细分标准。核心产地、纬度变化、规格、外观、口感以及消费者需求不同,标准也不尽相同。“公司物产普查小组和标准制定小组将产地区域信息收集起来,负责人将现场考察确定产地标准开始采购。” 对于采购标准问题,楚东认为,每家企业都有标准但并不统一,协会要统一零售商标准,再对当地生产企业进行培训,达到标准的零售商可以找第三方机构证明,让终端市场可以及时了解,同时在消费端也要做好消费提示,让消费者能看到产地来源。 产品可追溯将成发展重点 建立农副产品可追溯制度,让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所有环节的每一步都有记录,是保障农副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王福介绍,北大荒有十个品牌的大米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达到130万亩。 依托于八五一一农场的优质土壤、先进培育技术和精细化管理,以杂粮生产为主的福建省辉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与八五一一农场进行多年合作,辉业集团不仅提供杂粮种子,而且在施肥、管控、温度等源头品控方面严格把关。董事长林正秦向《中国消费者报》介绍,毛粮进入工厂,由辉业集团密山工厂进行烘干、去壳、杀菌、抛光等全流程运作,标准化程度非常高。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零售事业群总经理吴明认为,农产品品控重点在于标准化、可追溯化、供应链管理、国际化和互联网化。实现标准化,就要做到品质控制、品质保证、品质管理。其中,可追溯化要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以此获得商品市场溢价,企业应强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产品安全质量。 据了解,八五○农场已经实现了数字化服务管理,通过不断完善安全、监管、检测、追溯体系,寒地香稻已实现高端米一袋一码,完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可溯源,让消费者更放心。 如今,盒马鲜生等商超已开启“溯源计划”,消费者通过手机APP扫码即可看到农副产品的来源,了解农副产品全链路信息,这大大增强了消费者对农副产品品质和安全的信任度。 从田间到餐桌,从锄头到舌尖,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