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以“金融科技”之名行金融诈骗之实的金融骗局层出不穷,老人、学生、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首当其冲。9月25日,“扫雷行动”金融消费者保护计划启动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宣布升级“支付宝天下无贼”计划,承诺延续13年前的“被盗全赔”并新增“扫雷行动”及“天朗行动”,据统计,仅去年支付宝各类线上安全教育课程就已覆盖1亿人。 丨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不足,老人、学生、农民等成被骗高发人群 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了《金融消费者教育现状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有大量消费者金融素养不足,近65%的消费者意识到自身金融知识不够。消费者难以识别金融风险是非法集资、欺诈销售、电信诈骗等事件频发的诱因之一。 报告显示,大学生大专生,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以及农村地区人群四类群体的金融风险识别能力最为不足,是电信诈骗、金融骗局的重灾区。 针对金融行业乱象,井贤栋总结了两类情况,一是伪科技,一是伪创新。“有些人只是挂了一根网线,或者凭借一个服务端,就设置了一个个旁氏骗局,让老百姓血本无归,这是典型的伪金融科技。”井贤栋解释道,另一类伪创新,诸如区块链兴起之后,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缩写,意即“首次币发行”)大行其道,有人以此发了各种各样虚拟的空气币,却是为了疯狂割韭菜。 此外,除了金融领域层出不穷的骗局,电信诈骗对民众的财产安全同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院讲师王晓伟表示,据部分省份统计结果,网络诈骗占发案量的70%到80%,形式多、变化快。很多诈骗形式已经从网络异常、网络中奖演变为网络刷单、赌博诈骗、网络招工等骗术。 而支撑类似骗局的背后黑手,实为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除了百姓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相关部门与行业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有欠缺,黑客恶意盗取信息以外,还有诸如“行业内鬼”的存在,让个人信息犹如在“裸奔”。 丨为让“天下无贼”,支付宝承诺被盗全赔并开展扫雷行动和天朗行动 互联网的完善普及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金融诈骗犯罪以更隐蔽的方式迅速蔓延,这不仅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与社会和谐稳定。 为保障民众财产安全,提升民众金融安全意识,9月25日,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宣布升级“支付宝天下无贼”计划,除了延续13年前的“被盗全赔”承诺,还将新增两项内容:针对消费者金融安全教育的扫雷行动,以及协助监管机构、警方打击互联网犯罪的天朗行动。从用户教育、行业共治、保障兜底三方面入手保障金融消费者安全。 据井贤栋回顾,在2005年网络购物在中国刚刚兴起时,支付宝就率先推出了“天下无贼 你敢付我敢赔”的承诺。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和普及,后又将其升级为“你敢扫我敢赔”,线下商家收钱码被调换或者用户线下扫码被盗所导致的资损都将获得全额赔付。目前,支付宝的交易资损率不到千万分之五,远低于国际领先支付机构的千分之二。 相比兜底保障,通过事前教育,让消费者提高安全意识更为重要。支付宝和网商银行、媒体志愿者者将在未来两年内,通过“扫雷行动”金融消费者保护计划,把金融知识送到100个乡村、100个工厂、100所学校和100个社区,通过对公众提供金融安全教育,降低其遭遇金融犯罪的风险。 所谓“扫雷”,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在启动仪式上解释称,主要目的就是扫清消费者在消费过程当中的安全障碍,让消费者安心消费、无忧消费。据统计,2017年支付宝做的各类线上安全教育课程已覆盖1亿人。 据了解,与监管机构共建的“天朗行动”已与北京、浙江、上海、广州、天津、重庆、西安等9个省市合作风险大脑,运用AI等手段,提升科技监管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今年以来,支付宝已与全国100多家公安机关全面合作,主动协助警方破获各类案件近3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00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