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政府、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迎大庆”工作部署和要求,信阳市场监管局积极履行部门职责,聚焦生产安全、特种设备、食品药品领域等突出问题和重难点问题,实施严密的安全监管、严格的执法检查、严厉的安全处罚,推动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和运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落细落实,见到成效。 
一、高度重视,迅速全面部署推进 信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高度重视,按照全省、全市安全生产会议、专项行动工作例会和省市场监管局的工作部署,先后召开党组会、系统动员部署会和专题研判会,成立领导小组和督导工作专班,明确牵头科室和责任部门,下发特种设备、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及食品安全等排查整治方案,建立相关生产经营企业整改台账清单和排查整治工作统计表,明确时间节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周报告、月通报制度,深入查找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各种潜在隐患,实施销号管理,确保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项项有推进、件件有落实。 
二、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排查治理 突出重点企业的重点设备、重点场所及其重点责任人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开展风险排查、专家会诊和整改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突出涉危化品企业特种设备,市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对储存、充装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等特种设备进行督导检查,做到“风险隐患两个全面见底”,即涉危化品企业特种设备情况全面见底,涉危化品企业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持证情况全面见底。全市共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112家,排查隐患64处,整治62处,隐患整改率96%,下达安全监察指令3份,约谈了4家气体充装单位。突出药品医疗器械,组织开展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整治动员会、现场观摩会、培训约谈会,开展贴敷类、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等9类专项整治,全市共检查生产企业10家次、经营企业90家次、使用单位71家次,责令改正1家,立案1起。突出食品安全,建立完善全市414家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划分,开展调味面制品、糕点类产品、速冻食品生产行业问题专项治理,约谈企业商户,排查茶叶生产企业3家、大米生产企业7家,停业整顿2家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检查大中型商超、农贸市场、冷冻库、销售企业38家次,发现问题隐患2家次,督促限期整改到位。突出餐饮服务环节及其重点品种、重点场所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共排查全市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146家次、养老机构食堂25家次、各类餐饮服务单位923家次,发现隐患61家,已整改到位61家,并决定从9月开学季始对各学校食堂开展“回头看”。 
三、多方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积极配合全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政领导责任的总体要求,实施从市场准入、证照管理、生产经营和消费全过程多环节的风险排查和重点管控,在本部门、本系统内统筹推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积极履行市食安办职责,将此项工作纳入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大局,主动分析研判安全风险,建立通报、督办、会商、协调制度,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检察、法院和公安等部门行政司法衔接,结合信用管理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形成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和区域协同机制。同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参与排查指导,发动企业商户相互监督,邀请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参与执法检查,形成社会各力量密切配合风险排查和整治的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