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网郑州讯(记者 耿健 通讯员 陆诗秦)2018年以来,在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的工作部署和指导下,许昌市市场监管局以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为抓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营造宽松便利准入环境。目前,许昌市累计办理电子化业务11万余件,企业开办电子化办理比率已达98%,企业开办效率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抓思想认识。许昌市局党组在重要改革环节上始终坚持“勇挑重担、争先晋位”。为使电子化工作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市局党组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列为“1号工程”,确定了“全省前三”的工作目标,由一把手亲自负责,局务会专题研究,印发工作方案,全力推进工作开展。同时,由一把手亲自带队开展对标学习,深入窗口一线开展“全市工商系统全程电子化帮办”活动,进一步统一全系统对全程电子化工作的认识,坚定了大家的工作信心,形成了全系统人人了解全程电子化,人人都是电子化引导员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问题关键。明确以“三员一平台”建设为抓手,培养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引导员、帮办员、审核员队伍,加强全程电子化工作的软硬件平台建设,为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做好各项保障。许昌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帮办员队伍,对社会公布了全系统共179名帮办员的联系电话和纪检监督电话,企业群众可以直接与辖区帮办员进行对接咨询,第一时间得到工商人员提供的专业指导服务,并对群众投诉中反映出的工作人员受理业务不及时、不熟练,指导缺乏耐心等问题第一时间给予处理,通过压力调动基层电子化工作动力。同时,为了更好开展现场帮办,推进高质量服务,我们通过选派公务员、政府购买服务、政银合作等形式不断充实注册登记一线力量,打造推进企业全程电子化工作生力军。另外,建立电子化问题多渠道双向反馈机制,指定全程电子化问题负责人,及时收集报送电子化推进过程中的“梗阻”问题,确保电子化工作推进顺畅。 三是抓细节服务。增设“便民服务专区”,将登记审核业务与便民服务事项进行合理分流,有效提升群众办事效率。便民服务区设置自助查询设备、服务引导员,由专人提供业务咨询、材料预审、材料修改、电子化帮办等服务。创新推出微信材料预审服务,自企业咨询环节开始,安排专人实时通过微信进行“一对一”咨询解答、材料预审,节约了企业群众的办事成本。建立全程电子化互助群,开通咨询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咨询指导,确保企业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开展政银合作,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9家银行达成合作,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广泛的办照渠道。开展上门指导办照,在企业商户集中的区域,注册登记人员开展上门服务,为商户统一开展电子化业务培训及帮办,得到广大市场主体一致好评。 四是抓督导指导。许昌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全程电子化等改革工作列入主管副市长重点工作台账,并定期听取工作汇报。为保障全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统一推进,市局成立工作督导组。一方面,强化督导的针对性,深入基层分局、工商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基层推进全程电子化工作排除困难;另一方面,提高指导的有效性,从各单位中选树1个窗口或工商所,由许昌市市场监管局进行全方位指导,作为示范点进行打造,发挥“传帮带”作用,传经验、教方法、做示范。同时,许昌市纪委驻市场监管局纪检组每月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窗口根据意见反馈及时完善服务举措。 五是抓常态化运行。以每月许昌市全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情况通报的形式挖掘先进工作经验,总结分析本月全程电子化工作情况,找出问题,提出建议,推动各单位持续保持全程电子化工作热情。通过各项措施,许昌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实现常态化运行,电子化办件量、办件率稳步提升,目前,我市新设企业网上办件率达到98%,位居全省前列。 目前,网上办理已经成为办事群众的优先选择,企业群众和党委政府对市场监管部门的满意度持续提升。下一步,许昌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以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为契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积极当好“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市场公平竞争的维护者、安全底线的守护者、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者、高效监管的实践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用实干推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