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网郑州讯(记者 耿健 通讯员 陆诗秦)“放管服”改革实施以来,漯河市抓住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漯河市试点的机遇,以“放管结合、以管促放”为动力,积极探索“宽进”之后如何实施有效“严管”,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共组织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16次,初步建立起“互联网+信用监管”的工作机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有力促进了市场公平公正,激发出了新的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漯河市市场主体新增量和总量分别达92362户、262922户,同比增长294.63%、110.71%,两项增速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的主要做法是“四个一”: 一平台抽查,查出公平和公正 “双随机”跨部门联合抽查是监管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变革。各项工作开展,重点在于政府主导,关键在于建立“两库”。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由此破题,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明确了市政府的主体责任和市市场监管局(原市工商局)的牵头责任。以政府名义出台配套文件19个,成立“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市场监管局(原市工商局)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在全省率先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监管(原工商)牵头、部门联动、综合执法”的工作格局。二是市场监管局自主开发建设全市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平台。建立市场主体和执法人员两个数据库,纳入全市行政执法部门23个、执法人员4957名、市场主体12.4万户的数据信息。每次联合抽查,都由电脑从“两库”中随机抽取检查人员、检查对象,随机匹配分组,当场宣布抽取结果,做到全过程公开透明。 一清单规范,厘出责任和标准 《抽查事项清单》是“双随机”抽查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只有捋清和明确《清单》内容,抽查检查才能规范有效运行。一是明确责任重规范。漯河市市场监管局以漯河市政府名义印发《抽查事项清单》,明确23个部门的150项法定检查事项,逐项明确抽查的主体、对象、比例、频次、方式、内容和法律依据等。二是统筹计划促规范。每年初,漯河市“双随机”办组织各涉企监管部门制定本部门“双随机”抽查计划。在此基础上,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全市的联合抽查计划,并面向社会公示。2019年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继续安排跨部门联合抽查10次,做到“计划之内必须查,计划之外不能查”。三是健全制度保规范。建立了集中培训、现场检查、抽查结果公示等一系列制度;针对每次抽查,设计了《抽查记录表》《现场作业指导书》,确保抽查全程有制度约束、有记录留痕。事后,把制度和资料编印成书发给各成员单位,强化标准,指导工作,做到阳光操作、规范有序。 一张网约束,管出诚信和秩序 抽查结果运用是事中事后监管的核心。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这张网,实现“互联网+信用监管”效能提升。一方面,通过公示抽查结果夯实信用监管基础。每次联合抽查后,各部门将抽查检查结果通过“一张网”公示于企业名下,作为信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倒逼企业守法。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信用分类提升“双随机”监管效能。根据监管平台系统自动、实时、动态更新的企业信用等级,提高失信企业抽查比例,实施重点抽查,“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一机制评价,评出效率和环境 建立规范有效的工作评价机制,是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漯河市市场监管局通过两种方式强化评价。一是强化考核评价。连续两年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内容,纳入市一级的考核体系。另一个是强化制度评价。制定了部门会商、抽查审计、结果公示等九项工作制度,进行多维度评价,形成各级政府负总责、市场监管(原工商)部门牵头主抓、编制管理和行政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各行政执法部门和所属基层站所协同联动、统筹推进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保障了工作开展。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在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的正确领导和信用处的大力支持下,漯河市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下一步,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将以贯彻河南省市场监管会议精神为动力,持续深化改革,积极开拓创新,不懈努力探索,在新的起点上展现新作为,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做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