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蚂蜂窝旅行网近日发布了《全球旅游目的地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基于新兴旅游人群的行为新特征,分析了全球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宏观生态及典型特征。该《报告》分析指出,随着中国旅行者的年轻化,以及旅游频次的增加、旅游经验的增长,他们对出游目的地的选择已逐渐由“被动”转向“主动”,几乎人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目的地愿望清单。《报告》指出,在众多影响中国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因素中,亲朋好友,综艺、影视、动画,以及微信公众号,均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数据显示,24.5%的中国游客表示,会在观看某部影视剧或某综艺节目后,对一个从未关注过的目的地动心;而去取景地“朝圣”“打卡”,走“明星同款”路线,也已成为当下潮流。
其中,来自熟人的倾情推荐最能打动中国游客。28.1%的受访者表示会依据周围人推荐来选择出行目的地,而微信朋友圈打造的虚拟熟人社会圈,则放大了这一影响力——朋友圈中经过滤镜修饰的美好照片,最能击中游客心理。
另有15.6%的受访者表示,微信公众号和各大旅游网站的推荐也是重要参考。类似“再不去等一年”的标题充斥于社交网络,精致的旅行照片和故事为目的地背书,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认同这个地方值得一去。
蚂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表示,旅行灵感的启发,是旅行目的地选择的第一步。“所有的旅行信息,本质上都承载一个基础功能,就是启发旅行灵感。人们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对一个目的地从认识、了解到熟悉的过程。如今是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获得启发的渠道已经非常庞杂,所以来自明星、旅行达人或熟人的信任背书,就显得更加重要。”
面对这样的旅游人群,全球目的地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三级分化:层出不穷的新兴“爆款”,备受期待的冷门“黑马”,与那些耳熟能详的热门目的地一起,在旅行者的愿望清单排位中激烈争夺。综观报告中盘点的大小目的地,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334个地级行政区之中,仍然只有少数能依靠过硬的旅游资源和出彩的营销手段脱颖而出。(孟繁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