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来发展迅猛,自主品牌汽车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在某些细分市场已经能够和国际品牌同台竞争。”10月18日,在2017(第六届)中国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谈及我国新能源车发展时总结道。
作为国内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车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领域之一。为持续推进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目标,互联网+也必将助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市场潜力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 近十年来,随着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各大车企为了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向国内市场推出符合消费趋势的相应车型。
2016年,我国汽车保有量1.94亿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40.3辆。虽然增长明显,但和全球汽车发达国家市场相比,国内汽车发展依然在路上。
国家信息中心官方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估计国内保有量能够达到2.8亿,2025年大概3.6亿辆,峰值在6亿辆汽车左右。
不难看出,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消费升级潜力等积极因素释放下,国内汽车保有量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控制好油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汽车产业不可回避的关键性问题。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十分广阔的发展潜力。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未来新能源车势必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以来,新能源车型不断涌现,工信部已累计发布9批推荐车型目录,共包括199家企业的2789个车型。
供给丰富将带动满意度提升 现阶段,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中,自主品牌当仁不让地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份额。
与本论坛同期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现场,自主品牌数量上占据压倒性优势。“双积分”政策将从明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所有车企都必须推出相应的新能源车型进入市场,否则会花费不小代价购买积分。
眼下,新能源车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地方,主要是在电池、电机、电控方面和整车品质上。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徐长明认为,外资车型进入市场后使得供给更加丰富,消费者对产品满意度也会大大提升。虽然双积分对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是一把双刃剑,但对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促进将是飞跃式的。
“新智合一”是新能源车发展方向 今年以来,有着“四化”之称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的热词。
此前,作为一辆传统汽车,满足车辆性能和驾驶标准,就已经足够符合消费者的要求。显然,在全新打造的新能源车平台上,这样的标准早已不适用。
随着互联网基因注入,新能源车在生产理念、整体产业模式、产品内涵和外延,都会发生很多方面颠覆性的变化。
时尚、科技、有趣的智能化产品,很多互联网车企都认为新能源车是一个新物种。“长安汽车会在明年做全自动泊车系统,当车主到达目的地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自己找车位,也可以发出指令,车辆自动回到我们刚才下车的地点。像这样一些技术,我们会在新能源产品中率先运用。”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谭本宏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