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强化“智慧出行”意义的引导,从观念上进一步改变人们回乡探亲的习惯,实施“逆向探亲”。另一方面,要将其提升到高质量城镇化建设的高度,通过宜居城市制度配套等,让进城的民工有能力让老人、孩子“逆行”进城过年。 1月21日,2019年春运大幕即将开启。记者了解到,根据春运客流特点,节前和节后,增开列车满载旅客抵达终点后由于返程旅客少,常常出现“回空”返回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近几年来,铁路部门为鼓励旅客错峰、反向过年推出了回空列车部分席位打折的优惠措施。(据1月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 毫无疑问,就单纯经济支出等来说,“反向客票”卖出“白菜价”不但体现了经营智慧,更为乘坐者提供了不折不扣的大礼包,是好事。但是,逆向客票“白菜价”也在一定程度体现出,长期以来引导倡导的春节等重要节点“智慧出行”——逆向探亲、逆向旅游、错峰出行等效果依然不佳等问题,令人遗憾。 为了缓解“一票难求”的趋势,有关部门多年来在不断增加优化总体运力供给的同时,还大力实施减少集中时段和方向出行需求的努力,如通过客票降价、报销路费等引导推行逆向探亲、错峰出行(出游)等。 这些措施的推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部分缓解了春运相关节点的压力。但今年春运“回空”返程票依然有很大宽裕和折扣,也提醒有关方面春运等引导“智慧出行”依然需要持续加力。 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春运“智慧出行”意义的宣传和引导,从观念上进一步改变人们回乡探亲的习惯,实施“逆向探亲”。另一方面,要把“智慧出行”提升到高质量城镇化建设的高度,通过宜居城市制度配套等,让进城的民工有条件有能力让老人、孩子等春节“逆行”进城过年。 当然,要想春运“智慧出行”引导真正有力有效,在努力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更要注意在细节上不断优化发力。总之,要用让群众看得见的大力度合力实惠措施,真正促进春运“智慧出行”切实深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