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 近年来,“直播+销售”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商品销售模式。无论是专业的直播平台还是电商平台内的店家都开始利用直播形式销售商品。直播销售可以让销售者全面地展示自己的商品,也可以让消费者将商品里里外外看清楚,还能随时提问、提要求,因此这种销售模式一经推出就立刻火爆起来。 现在网络直播销售可谓是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无处不在。在农村田间,有特色农副产品直播销售,安徽省宿州市采用“政府+全媒体+特色农副产品+网络直播+电商”的形式直播销售各镇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2017年,砀山网上农产品销售额达40亿元。在加工厂里,可以看到商品是怎样加工出来的,然后决定是否要购买。在国外,一些买手逛商店的时候直接打开手机拍摄各种商品,只要观看直播的消费者看上哪件商品,买手便会帮他买下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年增长率达到22.6%。随着网络直播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直播销售必将继续蓬勃发展。 提示 当心“三无”产品 网络直播销售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商品甚至是商品的产地、制作加工过程,这让很多消费者对此很感兴趣,认为可以清楚地看到、了解商品。但是要注意的是,眼见也不一定为实,看见了,也并不一定就能了解商品真正的质量。 网络直播销售中还存在着一些“三无”产品,尤其是一些直播平台上有网络主播直播售卖“三无”食品、药品。对这种直播销售的商品,不要轻易购买。按照我国食品、药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规定:从事食品、药品销售应当依法取得经营许可;要具有与所经营食品、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以及卫生环境。然而,一些通过直播销售食品、药品的商家并没有取得任何资格。也就是说,他们制作销售的食品、药品并没有安全保障。而且食品、药品仅仅从外观上是没法判断质量的。吃到肚子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没有资格许可证的生产者制作的商品在实体店中是绝对不允许销售的,因此,切不可因为这样的商品放在网上就放松警惕而购买。 消费切莫冲动 在直播销售中,虽然能亲眼看到自己购买的商品,但是也会被掉包。尤其是一些海外直播代购的奢侈品,当场看中了款式,但是买家邮寄来的却可能是仿品,甚至连购物小票都是假冒的。代购级,现在已经成为假货质量定级的一个最高级别了。因此在网上选中的商品一定要截图,同时要多看其他买家的评价,如果是代购奢饰品,一定要让商家做出保真的承诺,并且截图留存。这样,一旦出现纠纷需要维权时,消费者就能提供相关证据。 网络直播销售是一种网上场景式的销售,销售过程中一些商家会极尽所能地渲染商品、讲故事,消费者很容易被感染购买一些自己用不上的商品。在直播销售中经常会出现多个买家都在等着要货,有时就一件货品的时候还会有买家加价购买,其实有的买家只是托儿,目的就是抬高价格、促进销售。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一定要冷静,不要冲动。 直播销售既然是一种能够带来体验现场感的销售形式,买家就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与卖家直接交流,多询问。并且可以从多角度观看商品,还可以要求查看制作的配件、配料的质量,只要是不放心的地方就尽可能地多了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直播销售对于消费者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