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媒体报道了颍泉区居民罗女士网购衣服后按照“客服”说的步骤退款却被划走几千元。 后来,颍州区居民史女士反映称,她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买了一条牛仔裤后被要求退款,却被莫名骗走了3万多元。》》》阅读推荐:宿州一市民网购遭遇退款骗局
银行卡内2.1万元被骗光 日前,史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条牛仔裤,价格为119元。后来,史女士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购物网站客服,称史女士购买的牛仔裤存在质量问题,网站正在为她办理退款。 听到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购物网店、时间、价格以及收货地址等信息,史女士相信了。随即,二人通过微信进行语音聊天,史女士在这位“客服”的指导下办理了所谓的退款手续。 “你的信用度不够,我们无法直接给你退款。”眼看退款手续就要完成,这位“客服”突然说道。随后,“客服”建议她通过某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网络贷款,以提升自己的信用度。 史女士说,“客服”所说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她平时网络购物时经常使用的,手机上安装有APP。 同时,这位“客服”还提醒史女士先下载加密插件,以免相关信息泄露,更不要向其他人透露验证码。 “客服”的提醒,让史女士对其更加信任。就这样,她通过该平台办理了1.5万元的贷款,然后转入“客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随后,在这位“客服”的语音指导下,史女士又连续申请了两笔网络贷款,并转入对方账户,数额分别为16000元和3000元。 这位“客服”进一步与史女士交流时,一位同事发现了相关情况,立即提醒史女士她可能遭遇了网络诈骗。这时,史女士才回过神来。但钱已经追不回来,对方也无法联系上。 随后,史女士来到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查中。 史女士已经有4年的网购经验,但并不了解网络诈骗。此次,她之所以对“客服”的话深信不疑,主要是因为对方能准确说出她的各种信息。 记者从公安机关获悉,目前不法分子获取市民购物信息的方式很多,可能是史女士的手机遭遇了病毒,也可能是史女士的快递单据没有及时销毁被人获得。警方提醒,市民保护好个人信息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收到“客服”电话要多方确认,尤其是有钱款交易时要学会甄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