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消费者委员会会长雷衍英、市消费者委员会主任林宇新、广东梦想律师事务所黄碧学律师做客“法治在线”。《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摄 昨日下午,第39期“法治在线”通过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今日惠州网直播。市消费者委员会会长雷衍英、市消费者委员会主任林宇新、广东梦想律师事务所黄碧学律师受邀做客,围绕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 投诉热点 网购投诉占比较大 雷衍英介绍,目前惠州消费维权领域的热点主要从投诉领域来看,表现在三个方面:移动通信、网购、房地产销售。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年共受理消费投诉3366件,通过消委会调解挽回经济损失393.62万元。 雷衍英说,按照投诉的类型主要分为商品类和服务类两种,商品类去年受理消费投诉2940件,占整个投诉的70%;服务类则主要是人工方面,服务的态度、服务的质量有1290件,占30%。 据介绍,商品类的投诉主要包括家用电器、移动通信,这类投诉占的比例比较大。而服务类的投诉主要有互联网购物,“网购应该来说还是新兴领域,投诉占的比较大,原因还是网络诚信的问题”。据了解,因为网络消费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消委会将今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确定为“网络诚信、消费无忧”。 微信购物 买到假货可打12345举报 有网友在线上提问,在一个微商那里购买了两盒药品,买回来发现好像是三无产品,也没敢吃,准备退货,但是微商以药品售出概不退货为由拒绝退货,该怎么办? 林宇新回应称,像借助于这种微信平台从事销售或者代购商品的活动的主体简称微商,包括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和个人注册的微信账号等。据了解,目前大部分个人注册的“微商”属于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小店。因它进入的门槛低,在朋友圈里面的好友也不一定是实名,加上缺乏完善的第三方交易系统,一旦出现纠纷,其就可以直接删除好友或更换账号逃避责任,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很大的风险和难度,有关微信购物的咨询和投诉也有增长的趋势。 对此,黄碧学提醒广大网友,不要轻易添加陌生的微商为好友,应当确认真实身份,以防止被不良的商家利用,在朋友圈分享散布虚假营销信息导致权益受损。其次,要警惕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风险,对于“微商”的广告要反复确认,如果无法保证产品来源,最好就不要购买。 黄碧学建议,消费者在微信上购物时,优先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比如说支付宝,确保交易的安全。同时,消费者应当注意要保留消费的证据,比如说聊天记录,卖家信息和支付凭证等。一旦发现微商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合法行为,造成自身权益受损,可以拨打12345电话或公安部门电话进行举报。消费者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预付消费 办卡后注意保存发票等证据 网友在线上问到,他在美容美发店花了2000元办理一张储值卡,没到一个月这家店突然关门,导致他预付费的卡还有1000多元没来得及使用,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林宇新说,近年来,商家利用多充值多优惠的方法在洗车、美容美发、健身、早教等多行业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消费卡,预付卡属于先付款后消费,消费风险比较大,如果商家突然走了,维权也比较难。针对预付费的问题,去年省消委会根据预付费相关的投诉情况,联合广东20多个市消委会包括惠州市消委会,联名上书国家商务部,建议出台相关规定规范这种消费行为。 林宇新在线提醒广大的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一是选择商家要注意。要选择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度高、经营状况好的商家。第二是充值要保持理性,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适量充值,理性消费。三是要注意签订合同,而且看清楚合同的条款,在办理预付卡的时候一定要签定书面合同,而且要看清楚相关合同的内容,比如说适用的范围,有效期限、违约责任,还有终止服务、转让等方面的约定内容。四是要注意保存相关的发票等证据,如果权益受损要及时主动维权。 延伸阅读 网购付款应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网购避免纠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林宇新给出了建议。 首先要选择知名、正规的网络商城或大型网络交易平台。 第二是注意查看商品信息,通过看清图片和描述、看卖家信用、消费者留言,还可以通过与商家沟通,核实产品的售后服务是否齐全,最好是能够货比三家。 第三是不要贪图低价,不要被网上天花乱坠的广告所迷惑,尤其是对一些促销打折的商品信息要保持理性,要分析其低价是否合理。 第四是要选择正确的付款方式,付款的时候避免直接把钱付到个人账号,优先选择像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平台来支付,以保证资金的安全。 第五是收到网购商品之后要亲自查看商品,许多消费者不太注意这点,包括具体查看商品是否与卖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一致,有无人为的损坏或其他问题,“如果商品有问题,是可以拒绝签收的”。 第六是消费者要注意保留购物凭证、发票、聊天记录、商家信息、交易截图等交易证据,如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取证,主动维权。 如果一旦在网购过程中发生纠纷,消费者如何维权?林宇新说,可先和商家协商,提出自己的诉求,主张自己的权利;如果投诉还不能解决,可以向工商和行政部门投诉,此外还可以通过仲裁和法院来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