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根问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对家族、族群和先祖的追溯。 黄帝,被誉为华夏民族的“共祖”,陶,凝聚了黄帝精神的核心。《管子·地数》记载:“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其中,“陶天下为一家”就是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以“陶”为载体,其“天下为公、中和大同”的精髓也对改善国家间关系,促进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因此在今天,以“陶”为超级符号的仰韶彩陶坊,已经连续12年入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供奉用酒。它作为见证华夏文明上下7000年历程发展的一大“液体活化石”,已经成为当代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彰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重要载体。 1
溯源|彩陶,探寻黄帝时代的“上古芯片”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古代文献中,黄帝的形象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又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而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弗能征。”“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文献中的黄帝统一了众多分散的部落,建立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强大联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局面。 
而仰韶庙底沟文化时期,就是以彩陶为规范性传播符号,与周边诸氏族部落文化结成了大一统的中华原始文化共同体。 它西至青海,东至东海,南至长江流域,北至蒙辽地区,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的民族与文化的统一。其领域之大,文化认同之广且深,历史影响之深且长久,形成了“文化意义上最早中国”。同时,黄帝的活动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时间正落在庙底沟文化年代内,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黄帝时代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时期庙底沟文化时间相吻合。 另外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在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 7000 - 4800年)的众多遗址中广泛发现了小口尖底瓶的踪迹。这种独特的容器造型别具一格,它的小口设计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溢出,而尖底的构造则便于插入松软的土地中进行固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当时先民们的智慧。 诸多考古成果也有力地表明,小口尖底瓶就是黄帝时代的重要承载器具。它小口、尖底、双耳的造型,不仅利于酿酒时微生物发酵,还蕴含着“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中国智慧,成为祭祀礼仪中“尊”的象征,这与黄帝时代“敬奉天地”的礼制文化紧密关联。 2 演变|小口尖底瓶,从黄帝礼器到文明载体 史料记载,黄帝时代原始农业状况和文化发展水平空前繁荣。陶器制造,礼器形成,城镇出现,描绘了中国成熟文明的雏形。而最早的文字符号被雕刻在彩陶之上,将小口尖底瓶这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推向了历史舞台。 黄帝时期,仓颉造字,形成了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而黄帝认为汉字不仅能够记录历史,还能够传递文化与思想。因此,在黄帝与仓颉的主导下,汉字逐步成型,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据说仓颉造了28个象形字,小口尖底瓶的象形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比如甲骨文的“酉”字,就是小口尖底瓶。由“酉”字演变而来的“酒”(旁边多了水形,会意酒水)、“尊”(双手捧酒坛)、“奠”(酒坛置于平台之上)、“福”(双手捧着酒坛,准备放到旁边祭台上)等文字,均是由小口尖底瓶之形衍生,这是一种“无酒不成礼”的习俗。在上古时期,祭祀可谓是头等大事,由此可见,黄帝时代通过仓颉造字与礼器规范,将小口尖底列为“祀与戎”体系的核心元素,正是“德昭天下”的象征。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中国礼仪,还是国际礼仪,所有庄重的礼仪活动,几乎离不开一个“尊”和“酒”字。而小口尖底瓶如今也已经成长为当代高端文化白酒仰韶彩陶坊·太阳,这为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范本——唯有根植文明基因、回应时代需求,方能实现从“活化石”到“活文化”的跃迁。 随着一年一度的黄帝拜祖大典、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等文化IP,以及“中国酒曲 始于仰韶”“仰韶彩陶坊·太阳盛宴IP”、十万陶粉欢乐季、春酿大典、端午制曲祭典、高粱文化节、封藏大典、“大美仰韶,花开中国”及千人品鉴会等等形式,小口尖底瓶也跨越七千年时空,成为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鲜活注脚。 同时,小口尖底瓶也在借助黄帝拜祖大典这一国际性盛事,由仰韶彩陶坊的品牌符号成长为中国故事的“国宝”载体,向全国华人传递着黄帝“陶天下为一家”的殷切夙愿,这也是目前海内外华夏儿女“家国本为一体 一统方能安定”的共同期盼。 3 新生|陶以载道,仰韶彩陶坊的文化破圈 在现代社会,古老的小口尖底瓶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便是仰韶彩陶坊的诞生。作为仰韶文化的现代传承者,仰韶彩陶坊巧妙地将小口尖底瓶的文化元素与现代酿酒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高端文化白酒。 仰韶彩陶坊·太阳、星星、月亮在设计上,则高度还原了小口尖底瓶的经典造型,让人们一眼便能联想到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同时,其外在设计也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审美元素,使其在保留传统文化韵味的同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瓶身的彩陶装饰图案,精美绝伦,寓意深刻,展现了黄帝时期“天人合一”的自然大道以及对宇宙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在酿酒工艺方面,仰韶彩陶坊传承了传统的酿造技艺,又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采用 “九粮三曲四陶” 工艺,酿造了别具一格的陶(融)香型美酒。其口感不仅是黄帝精神“中和之道”的味觉诠释,更是结合外在彩陶形象,为彰显华夏民族“和而不同 天下一家”的理念提供了物质化的叙事路径。 现在仰韶彩陶坊,连续 12 年成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供奉用酒,它不再仅仅是一瓶美酒,更是华夏文明的象征,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生生不息生命力的窗口。在未来,仰韶彩陶坊定能继续以文化为内核,以“一庄五园”为产业驱动,以全球化为视野,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仰韶彩陶坊定能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使者,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共同繁荣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