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粒原粮,经历过种、生、酿、藏、养五个过程,蜕变成一杯仰韶陶融香美酒。 仰韶酒庄“一庄五园”,种出酿酒原粮、生产产香酒曲、创新酿酒工艺、藏在山洞沉香、陶瓶盛装养护,共同塑成了一瓶陶融香美酒的风骨与风味。 特开设“种生酿藏养·仰韶彩陶坊”系列,从种、生、酿、藏、养五个角度出发,围绕仰韶酒庄“一庄五园”产业体系,探讨一粒原粮经过种、生、酿、藏、养,最后成就一瓶美酒的历程,展示仰韶酒业集团对“天人合酿”理念的传承,以及对“一生只为酿一瓶好酒”信念的坚守。 第四步,藏。 仰韶陶融型白酒刚酿造出来时,口感较为辛辣,所以酒需要贮藏一段时间。 为此,仰韶酒业集团专门开辟了一个山洞,为白酒的老熟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洞藏”出好酒 
仰韶仙门山洞藏园区,位于渑池县段村乡境内的仰韶仙门山里。此园区是仰韶酒业集团为了改良原酒储存环境,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所打造。2017年开工,园内藏酒洞——“陶香洞天”总长十余里,洞高8.5米,宽9米,原酒存储量达数万吨,是中国白酒企业规模最大的山水洞藏基地。 洞藏是白酒贮藏的一种方式。经过对比后发现,洞藏更适宜白酒的老熟。 其一是恒温恒湿的环境。由于山体对云雨的阻隔,以及茂密的树林对空气流通的阻碍,仰韶仙门山洞藏基地有着较为稳定的温湿度,洞内一年四季恒温横竖,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微气候环境。 其二是微氧环境。尽管山洞里有通风设施,但相比外部环境,洞里属于一个微氧环境。 其三是微高压,由于山洞是在山体里面,受山体重力的影响,相对于外面气压要大一点。 
山洞微氧、微高压的特点更有利于温度、湿度的稳定,在陶香洞天里,仰韶陶融型白酒通过缓慢、均匀的物理化学变化,酒中氧化、还原、酯化与水解反应趋向平衡状态,酒体逐渐变得醇厚、柔和、香味协调,酒老熟了。 “藏”在仰韶仙门山 之所以将洞藏园区建在仰韶仙门山,与这一地的地理位置有关。 仰韶仙门山有其独特之处,地处秦岭山脉和太行山脉的交界处,北部是以秦岭余脉东部韶山为主体的山区,山势连绵,断层极多。西部连着的秦岭山,是我国地质、地理、气候、生态、人文等分界线,山南山以北有着迥然不同的气候特征。两座大山之间的仰韶仙门山,可以说占尽了地利之便,天然原始的环境形成了高浓度负氧离子聚集区,是丰富的微生物种群生存繁衍之地,适合白酒的自然老熟。 
同时,仰韶仙门山洞藏园区的自然山水景观,融汇仰韶文化、中国酒文化的丰富内涵,还使其成为享誉中原的山水旅游康养圣地。园区里的酒店、会堂、步道、楼阁、亭台等建筑均以仰韶文化元素和中国酒文化作底色和装饰,与周围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尽显仰韶仙门山洞藏园区“酒文旅”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 在仰韶仙门山洞藏基地的陶香洞天里,一坛坛酒排列整齐,一眼望不到头,满目陶坛,满鼻酒香。穿行在其中,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流动,以及陶坛里酒的缓慢呼吸。 这些洞藏之后的酒,在老熟后,将运往仰韶彩陶展示园区,分装进陶瓶里,开启“养”的历程。(来源:仰韶酒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