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在网上购买的小品牌商家标注称的‘特优级红枣’,竟然连大品牌的‘二级红枣’都不如,价格还高出很多。”经常购买红枣的消费者,一定也遭遇过和郑州的王女士一样的困惑。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连续出台的《免洗红枣》(GB/T 26150-2019)、《骏枣》(GB/T 40492-2021)、《灰枣》(GB/T 40634-2021)三个标准,标准中针对免洗红枣、骏枣、灰枣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标签、标识和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而详细的界定,并对免洗红枣做出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外果等5个明确标准。消费者购买红枣终于有了一杆权威“秤”、公平“秤”、放心“秤”;消费者在红枣消费时被鱼目混珠、“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终于结束,业内专家称,这将是我国红枣消费市场优胜劣汰、治劣褒优的一场革命。 
过去状况:标准缺失让消费者在红枣消费时“迷航” “红枣等级标准的标识太乱了,连我这个长年沉迷网上购物的‘火眼金睛’在网上买红枣时也无所适从。”北京的李女士是一位高校老师,注重养生的她酷爱网上购买各种保健养生类食品,红枣就一直是她的最爱。然而,李女士在网上购买红枣时却是屡屡在等级标识前“迷航”。 李女士告诉记者,目前网上的红枣专卖店铺天盖地,每次自己在网上选购红枣产品时都会陷入等级标识的“迷雾”中:六星、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特A级、特B级、特C级、一级、二级、三级,特等、一等、二等、三等,五钻、四钻、三钻、二钻、一钻……。面对如此眼花缭乱的等级标识,红枣的价格也是大相径庭。自己最后无所适从,只能选择全国龙头产业的红枣产品,因为她实在害怕被一些小品牌眼花缭乱的等级标识糊弄了。 
来自上海的刘先生也有同样的体会,他说他们家一直喜欢吃红枣及其系列产品,然而他自己每次购买红枣时,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实体店购买都会被等级标准搞得一头雾水,各种星、级、等、钻……等等,不同品牌的等级标识和价格都不一样,让消费者也不知道哪一个标准的红枣更好。他刚开始曾经选择价格低等级标识看着比较高的产品,但他还从来没有碰到过质优价廉的“馅饼”,这些价格低的产品即使标着炫目的顶级等级标准,食用时的口感和质量却是和一些大品牌的红枣大相径庭。自己现在也是只选择大品牌的红枣产品,即使价格贵一些,但心里消费得放心。 连日来,记者实地采访调查了郑州市多家食品批发市场以及多家全国性网络购物平台上的数百家红枣店商,发现类似王女士、李女士和刘先生反映红枣等级标识混乱问题普遍存在;在记者采访到的数十名红枣消费者中,90%的消费者表示目前红枣等级标识的混乱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红枣产品质量优劣的判断,也同时影响了他们的消费信心。 市场调查:一颗红枣牵涉援疆20年产业大计 目前,我国红枣种植面积、产量均占到世界红枣的 98%以上。年产红枣已突破1000万吨,人均消费量已达7公斤/年。而新疆红枣就占全国总产量的 45%以上,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60%,新疆原枣及粗加工消费比重约90% ,深加工为10%,贸易流向已形成新疆生产,沧州集散,南北分销的局面。在红枣行业有着这样一句话:世界红枣在中国,中国红枣在新疆。 
早在1996年,新疆红枣种植面积还不足1万亩 ,价格2元/公斤无人问津。恰逢援疆战略的提出,作为红枣的发源地河南新郑,结合机遇开始了送早苗、派人员、送技术、建企业,通过品牌化运作,全面拉开了产业援疆的序幕。20多年的坚持、坚守,创造了10万豫军奔赴新疆、6万新郑人技术援疆的恢弘场面。现如今,放眼整个南疆,北至天山脚下,南至昆仑山麓,西至帕米尔高原,东到罗布泊遗址,围绕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凡是有雪水浇灌的地方,都种植了大量枣树。截止目前,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已达1000万亩,参与红枣种植人数高达100万人。在2008年至2021年间,凭借新疆优良种植条件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红枣已成为促进新疆农户增收的“致富果”,红枣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为与棉花“白色经济”分庭抗礼的“红色经济”。 新疆红枣产区主要集中在新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区域,该地区为新疆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覆盖了新疆27个贫困县中的21个,不仅是援疆工作的重点目标区域,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红枣产量的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且缺乏权威的价格指引。特别是2014年以来,新疆枣树大规模进入丰产期,但由于红枣缺乏正确的标准指引,一度追求量的发展而忽视质的提升,在供应稳定及下游消费增长放缓等因素作用下,2016年红枣价格已经从50元/公斤回落至10-20元/公斤。2017-2020年年的红枣行情也是不容乐观,红枣价格仍在低位徘徊。枣贱伤农,据统计,2017年,新疆枣田承包费用比2016年下降了60%,红枣种植户开始出现大范围的亏损,严重打击了枣农的积极性。 作为《免洗红枣》、《骏枣》、《灰枣》三个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把新郑灰枣引进新疆的“红枣司令”、全国人大代表石聚彬告诉记者:目前,南疆红枣产量占全疆产量的90%、全国产量的44%,可以说“红枣稳、全疆就稳”,所以目前红枣国家标准的出台一定会将新疆真正的优质红枣推向全国,这是牵涉到援疆20年产业的大计。 
专家声音:国家标准将使红枣消费由乱战变成有序 过去,红枣市场上各种等级标识为什么如此混乱?这种现状对红枣消费市场和红枣经济到底有何影响?红枣国家标准的出台对中国未来的红枣消费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11月29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王中胜副秘书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过去,我国红枣等级标识混乱的主要原因是在红枣界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其实不同品种的红枣品质大相径庭,市面上丰富的红枣品种和良莠不齐的质量,不仅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更直接关系到众多枣农和枣企的收益,甚至关系到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 现在国家连续出台《免洗红枣》、《骏枣》、《灰枣》三个重磅红枣国家标准,可谓是红枣消费市场和消费者的福音,未来的红枣消费经济将由过去的标识混乱恶性竞争状态逐渐引申到良性健康有序的竞争秩序中来,这就要求红枣经营者必须要规范市场行为,形成健康有序的布局及创新经营模式。统一标准,对于农民而言,按标准化种植、精准种植,让枣农增收,解决红枣出路;对于企业而言,帮助实现精准采购,标准采购,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对于消费者而言,让消费者真正实现明白消费,健康消费,品质消费。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一级调研员刘万轩告诉记者:标准是生产经营交易的技术依据,近期《灰枣》、《骏枣》、《免洗红枣》等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力引领企业标准化生产,有效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并可支撑开展红枣期货、促进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在选购红枣产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标注的执行标准,挑选严格执行相关国家标准的产品,不买无标产品。 
据了解,目前红枣市场“西进东退”,新疆已成为全国红枣种植和产量大省。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河南省知名红枣企业正与新疆建设兵团开展紧密型合作,双方将聚拢资源成立联盟,联合各大红枣品牌,严格按照新出台的红枣国家标准共同推出红枣种植、筛选、加工、运输等,稳定市场价格,形成销售渠道的整合和互补,既保证了枣农基本收入、种植的积极性,又充分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