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酒文化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都知道酒杯就是用来喝酒的器具 但是一直以来都只知道这种器具叫做酒杯 那么在古代酒杯还叫什么呢? 它的制作历史中最早所用的材质是什么呢?
石器时代:贝壳、葫芦、犄角

最原始的酒杯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 像贝壳、葫芦、动物的犄角等 在石器时代已有之,典籍上曾记载: 形容古代盛宴“觥筹交错”的觥 最先即是用兽角制的原始盛酒器 尔后利用坚硬的瓜果外壳制饮具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 用葫芦的外壳制成的酒瓢 这是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原始饮具。
从文字学角度切入 觚、觥、觯、觞等酒杯 均有个“角”字 瓠、瓢、觚等酒杯均有个“瓜”字。
新石器时代:陶制酒杯

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产生了正式的酒杯 据考古发现 我国最早的酒杯是陶制酒杯 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 考古发掘了众多 形制不同的陶土烧制的酒杯 由此可见,酒在当时已占有重要的位置。
商代:青铜酒杯

至商代时,酿酒技术的发展成熟 已能用各种粮食制出不同品种的酒来 加之青铜文化相对发达 祭祀盛行,青铜酒杯应运而生 而且生产数量之多 品种之全,纹饰之美 制作之精都是前所未有的 成为奴隶主阶级举行祭祀宴饮 “礼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成了一种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 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 “长勺氏”、“尾勺氏”等专门 以制作酒杯为业的氏族 酒杯的种类也发展到 盛酒、温酒、饮酒、贮酒等各种类别。
这些酒杯形制端庄厚重 式样沉雄敦实,古朴美观 器身多以“饕餮纹”、“夔龙纹” “鸟兽纹”、“蝉纹”装饰 造型神秘狞厉 显示出奴隶主贵族的尊严和不可侵犯 其中模拟自然界动物的立体形状造成的酒杯 又表现出奴隶主阶级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吉祥的渴盼 以及祈求神灵凶物保护的心情 如虎形酒杯、羊形酒杯 牛形酒杯、象形酒杯等。
春秋——秦汉:漆器酒杯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青铜酒杯 逐步向古朴、鲜明的漆器酒杯发展过渡 形制有樽、杯、壶、缶、舟等各式酒杯 至汉代时,漆制的酒杯已十分精致 漆制酒杯,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 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 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 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 酒樽放在席地中间 里面放着挹酒的勺 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 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 酒杯变得较为瘦长。
唐宋:瓷制酒杯

隋唐时代,随着瓷器制造业的迅猛发展 瓷制酒杯逐步取代了其他质地的酒杯 成为最普及、日常应用最为广泛的饮酒器具 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 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 唐代出现了桌子 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 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 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 有喙、有柄,即能盛酒 又可注酒于酒杯中 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 有不少精美的酒器 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 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 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
明清:酒杯多样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瓷制酒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代中叶,出现了一种新工艺 即景泰年间创世的“景泰蓝” 明成化年间,制瓷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所烧各式酒杯更是技高一筹 被人称为“成窑酒杯” 清代流传在世的精美瓷酒器颇不乏见 最常见的器形主要有 梅瓶、执壶、高脚杯、压手杯和小盅等 如景德镇珐琅彩带托爵杯、 康熙斗彩贺知章醉酒图酒杯、 青花山水人物盖杯以及各种五彩人物压手杯等 均为清代瓷酒器精品 饮誉海内外,有些已高价出现在国际拍卖市场上 除了瓷质酒器外 明清的帝王显贵们对金银酒器和玉酒器 依然钟情不减,爱意有加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些 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器 虽然不很普及,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如金、银、象牙、景泰蓝等材料制成的酒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