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80后、90后等新生代更依赖手机点餐软件,也催生了浩浩荡荡的外卖大军。(郝军/摄) 8月初,星巴克宣布和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依托饿了么配送体系,正式上线外送服务。 一向以“高冷”形象示人的星巴克进入外卖市场,也再次证明了这一市场的无限诱惑。 打开手机,或许你会发现,各类点餐软件已经占据了其中半壁江山。 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相关数据显示,80后、90后占到手机点餐总人数的83%,不到一年时间,全国手机点餐用户的渗透率也从去年二季度的2.4%,增长到了今年一季度的近10%。 不得不说,80后、90后等新生代已成消费主力军,这些“懒人”们也催生了浩浩荡荡的外卖大军。 外卖市场向全领域拓展 显而易见,手机点餐为餐饮市场贡献了重要份额,也成为当下年轻人的重要选择方式。 北京上地、西二旗是有名的“码农”聚集地。 “我建议你花钱在外卖平台开通会员,这样可以免配送费。”这是李淼刚去上地某互联网公司上班得到的第一个建议。 12点是公司的午餐时间,一到11点,除了自带餐食或计划出去吃饭的人,其他人都纷纷拿出手机点餐。 到了午餐时间,大家不时要交流下哪家餐厅的外卖要好吃些,对于口味不佳的就要被拉到“黑名单”了。 李淼称,夏天太热了,去餐厅吃也要等位,同事间交流有利于大家少走弯路。 而这不过是众多白领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除了在平台点外卖,80后、90后还喜欢购买速食、生鲜进行加工。“外卖吃腻了,还不如买些速食或果蔬自己加工。”在传媒公司工作的90后女生马越常常“混迹”于各类生鲜外送平台,即使平台一些商品的单价要高于超市,但新用户首单1元购、满减等各类优惠让她感到优惠多多,还是赚了。 2016年盒马鲜生首店在上海开业,去年开始在一二线城市大范围布局,3公里范围内半小时送达,也带火了“盒区房”这一新概念。其后永辉旗下超级物种、京东7FRESH在外送服务方面都如出一辙。 除此之外,一些新型便利店也纷纷开通外送服务,面包糕点、方便速食等都可以外卖上门,便利店的这一举动也着实惯坏了“懒人”。 美甲、美容、烧菜等都可以实现上门服务,除了手机点餐、生鲜等,鲜花绿植、送药上门及日用杂品都可以实现一小时送达。“服务领域逐渐扩展,覆盖率越来越高。参与品牌也会越来越多,是一个大趋势。”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 “懒人”嫌售后维权太麻烦 “懒人们”除了懒得出门购买,也懒得退换货。 马越在朋友圈发了张生虫子的桃子照片,吐槽道:“这是要给我‘加餐’吗,还好吃得慢!” 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只是吐槽下,自认倒霉,因为一两件商品的问题,“懒得”再去退换、追责。 马越说,因为一件价值不高的商品再去打客服电话或者拍照上传,实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90后张明璇说,在网上平台购买,要多点才包邮或立减,所以自己也习惯了囤货,有时候因为吃不了,蔬菜也会烂掉。 因售后流程烦琐,不少消费者放弃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本着“吃亏是福”的态度草草了之。 但即便如此,外送平台依然是不少人的选择。 外送市场为何如此活跃?赖阳说,互联网的发展,让消费者有了享受便捷、足不出户、零距离得到一切服务的可能。有了技术支持,相应的服务环境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产业生态,多种多样的上门服务成为可能,这种消费规模很大,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下单选择所需的商品和服务。而云消费时代,服务产业向消费端衍生延展成为可能。 一小时达、半小时达的平台层出不穷,一些传统连锁超市也推出外送服务,还有很多加入京东到家这类的即时消费平台,各大平台都在力图实现“更快点”的目标。提高配送速度、增加自身竞争力的要求,也带动了对于外卖员的巨大需求。 确实,走在街上或是在各大商圈,随处可见穿着各色统一服饰的外卖小哥,在外卖箱上也经常张贴着某平台招聘快递员的消息。 “懒人经济”扩大了市场 此前一度限量购买、喝一杯茶要排几小时队的网红茶饮——喜茶自主研发推出“Heyteago”点单小程序,实现提前预点单及外送服务,目前已在珠三角和华东试点,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随时下单,喝到喜茶,让不少人感叹,“黄牛要失业了。” 今年以来,小蓝杯瑞幸咖啡进入大众视野。半年多的时间,已完成门店布局809家,并宣布年底前将在全国建成2000家门店。 满屏的广告及一线明星代言,通过社交软件分享,邀请新用户再来一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与之相比,其推出的外送模式颠覆了不少人对于咖啡的认识,也一度引发争议。 之前一直拒绝外卖的星巴克此次选择与阿里合作,一方面与迅速崛起的瑞幸咖啡有关,更多还是向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妥协。 赖阳认为,外卖增加服务会扩大消费,店堂消费支撑店堂的运营,而外卖市场空前繁荣,企业和合作伙伴推出服务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在有限的店面里可以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的销售规模,对业绩的提升效果很明显。 换句话说,开通外卖服务只需要和第三方合作,无论效果如何都是增量,不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损失。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从星巴克进入外卖市场可以看出,这是消费端去“倒逼”产业端的表现,具体体现在产品品质、服务体系和性价比上,这也是未来快速消费品的特征,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产业端的负荷能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消费呈两极分化:一部分消费者是情景化的体验,不仅仅为了买东西,也要追求品质和环境氛围;另一部分消费者呈现‘懒人化’的倾向,希望零距离获得服务。”赖阳表示,正是“懒人经济”的出现扩大了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