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丰台区的史女士向工商部门投诉,称其在一家健身会所办理了一张记次健身卡,共花费4000元,可使用次数200次,此卡办理后,一直未使用,后来,史女士发现自己怀孕了,无法到健身房进行健身,要求退还卡内金额,商家拒绝。无独有偶,翟女士也有类似遭遇。翟女士也在该家健身会所办理了健身卡,此卡为年卡,无次数限制,翟女士称办卡时商家承诺家庭中的四口人都可以使用,但当翟女士来消费时,健身会所只允许3人同时使用,虽然店家口头答应了翟女士的退费要求,但至今也未履行,多次协商未果,翟女士只得进行了投诉。
最近几年,工商部门接到因办理预付卡引发的消费投诉非常多,此类纠纷主要集中在诱导消费、经营主体不合法、霸王条款、强制服务、虚假宣传、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变相涨价、擅自中止服务等八大问题,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健身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目前普遍采用会员制、预付卡的消费模式,例如:次卡、月卡、年卡等,消费者要事先充值,才能进行消费。此外,有的健身商家虽然可以购买单次服务,但其花费远远高于一次性充值消费;
2、健身行业竞争激烈,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定价权在商户,所以健身商家在促销时手段五花八门,缺少行业约束,导致促销细则朝令夕改、口头承诺言过其实等现象时有发生;
3、消费者在选择健身商家时,一方面未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自己的健身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会员卡;另一方面,选择健身商家之前,没有做到货比三家,对健身商家经营状况及内部锻炼设施缺乏了解。
基于以往投诉情况,首都工商提示广大爱好健身的消费者,在选择健身商家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套餐优惠力度大,适合自己才像话。健身商家套餐种类繁多,记次卡,包月卡,包年卡等数不胜数,总结起来就是充值越多和卡时间越长优惠力度就越大,消费者切莫被眼前的优惠迷惑,一定要根据自己经济实力以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此外,对于第一次进健身房的消费者,我们还是建议您要办理期限短金额少的套餐,锻炼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延长期限继续充值。
2、口头承诺大白话,落到纸上防有诈。健身商家在说服消费者办卡时,往往会口头承诺一些优惠,例如赠送次数、放宽使用范围等,消费者往往轻信这些看似信誓旦旦的承诺,但有不少健身房缺乏诚信,翻脸不认账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案例不胜枚举。所以消费者在得到健身商家的口头承诺后,应要求其将口头承诺写进合同或者单独写到纸上,并让当事人盖章签字确认。
3、出现纠纷莫惊慌,留存证据拨热线。消费者在与健身商家产生纠纷后,可以拨打市民服务热线12345或者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说明情况,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联系当事双方进行调解。消费者在反映问题时,一定要提供发票、合同等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将对整个调解过程至关重要,也是相关部门正常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