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早上6点15分,位于中岳嵩山所在的登封小城天色微明,在登封市法院,执行干警们早已整装待发。随着执行局负责人杨军一声令下,警车载着干警们奔向执行现场。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和省高院的“今天我当班”活动,媒体一行直击了法院执行工作寻常而又辛苦的一天。 
在登封告成镇格子沟村,是这天的第一个执行现场,被执行人张某一家的困难情景让在场所有人心情沉重。因交通事故他应赔偿申请人21万余元,而他的哥哥患精神病,父亲遭遇肇事逃逸瘫痪在床,母亲也因病无劳动能力,妻子为照顾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出不了门。申请人家庭同样困难,急需资金。张某靠流动补胎的微薄收入努力偿还,但远远不够。“这起案件属于典型的执行不能,就是说被执行人态度积极但确实没有履行能力,如果采取强制措施,对这个家庭无疑雪上加霜,建议对该案启动司法救助。”到村委核实情况后,执行干警当即向法院领导汇报。 上午8:00,执行干警和记者们在奔赴执行现场的路上开始吃早餐,每人两个馒头、一包榨菜、一个鸡蛋、一袋酸奶,对媒体记者朋友来说或许简单了点、委屈了点,但对执行干警来说,这正是家常便饭。有干警调侃说,这比方便面好多了,2016年以来全局已经吃了47箱,现在到超市看到方便面就想吐,但是加班到深夜又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 
早春的天气依旧很冷,执行干警们发明了一个不错的早餐加热法,充分发挥车载空调的作用给早餐加热,这才让身体有了一丝丝暖意。有记者发现,在驾驶位旁蓝色的筐里,还有一个装着各种药品的药盒。据司机师傅介绍,执行干警们经常出外勤,这些药品是日常必备。 大家正吃早餐期间,干警常自然接到了一个被执行人电话,表示希望主动履行判决义务。通过常自然微信发去的登封市人民法院执行交款二维码,当事人当即履行了还款义务。随后,这笔执行款将通过“一案一账户”的执行案款系统自动划款到申请执行人留下的银行账号内。双方足不出户,一个执行案件就此了结。“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正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法院创新建设成为现实。 在某国企执行现场,媒体记者跟随登封法院干警进行了机械设备查封。被执行人公司因欠申请人工程款64.184万元,在此前的执行过程中,双方达成了和解意向,但被执行人并未实际履行,因此法院决定查封其机器设备等财产,进行评估拍卖处理。 对确实执行不能的案件,法律应当展现人性的温暖;但面对有能力而拒不履行的失信被执行人,执法者该出手时就要出手。在刘某申请执行景某某、王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由于被执行人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登封法院执行干警在卢店镇一商铺内,对被执行人王某依法采取了强制措施。王某已经是第二次经批评教育仍不履行,法院遂决定对其司法拘留十五天。 来到登封鑫地华府小区,省人大代表刘庭杰、公证处和开锁公司人员已经在此等候,一起强制腾房执行已经准备就绪。被执行人付某、王某在澳洲联邦银行(登封)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贷款44万元,逾期未予偿还。两名被执行人长期不在家,且拒不履行。故对其抵押银行房产进行强制腾迁,然后进行评估拍卖。螺旋桨转动中,无人机在操控下起飞,观察被执行人家中室内情况,根据侦查情况得知,家中没有人居住。在人大代表、媒体记者、公证人员和该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的共同见证下,该房屋顺利腾空。 “参加见证法院的执行工作,让我非常有感触。让执行权在阳光下进行,执行工作就会更加公正、规范、透明。”省人大代表刘庭杰说,“这样的执行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 现场执行活动结束后,媒体记者跟随执行干警返回登封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门口,滚动播出的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尤为醒目,大家纷纷驻足关注。 走进登封法院执行局,媒体一行首先见证了登封法院建立的“案款一键通”系统,当执行款打到法院账户上时,申请人和执行员同时收到案款到账短信,实现了准确及时到账,也堵住了廉政风险缺口。为确保案件款转账发放无误,工作人员还进行了电话回访,记者们纷纷点赞。 在执行局网拍室,体验网络司法拍卖操作流程和具体细节处理的记者们亲眼见证一台苹果手机如何被司法拍卖;在查控室,结合了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查控系统和执行联动工作机制的一键查控系统,让到银行、房管等部门的查控不再登门临柜,轻松点击鼠标即可实现,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随着诸多新型网络虚拟交易账户的涌现,登封法院与时俱进,已经实现了对支付宝、财付通、京东、阿里巴巴等新型支付方式的查控;技术公司开发设计的“查控小插件”,实现了24小时实时自发启动查控,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登封法院执行指挥中心,通过执行局负责人杨军的介绍,记者一一体验了执行“五化”工作机制、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指挥管理平台和流程节点管控系统等工作,并现场运用执行远程指挥系统,通过单兵连线还在执行现场的单兵3执行小组。这样的新式装备,不仅能够实时记录传输执行工作全过程,还能通过北斗导航卫星追踪记录执行干警的行踪,实现了对现场执行行为和对执行干警行踪的双重监督。 从早上6:15到中午12:00,5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登封法院干警共执结案件6起,案件款27万元,强制腾房1套,查封厂房设备价值60余万,强制拘留4人。媒体记者全方位、立体化地深入了解登封法院的执行机制、信息化运用、规范化管理和工作氛围,每一个案件的办理、每一个细节的把控、每一个系统的应用都是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一性两化”现代执行工作新理念的印证,即强制性、规范化和信息化。 在驱车返程的路上,让大家一直牵挂的告成镇格子沟张某被执行一案传来了最新进展:经登封市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委员会审核,申请执行人景某获得了五万元的国家司法救助金。这起执行不能的案件,取得了突破,景某和张某两个困难家庭,终于可以稍稍减轻压力,走向新的生活。(通讯员 赵栋梁 杨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