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讯(记者 耿记安)孕妇到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保胎,结果该院工作人员发错药,将本来孕妇保胎服用的黄体酮错发成了孕妇禁用的妇可靖。近日,本报接消费者投诉,进行了采访。 投诉:医院发错药 保胎变“打胎” 据消费者投诉称——10月18日,怀孕两个月的李某身体不适,到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保胎,住在该院妇科一病区。至20日,情况一切良好。 但20日晚上,医院的马护士给李某拿来了一盒妇可靖,让其按要求服用。当天晚上,服用了一次药物之后,李某情况突然恶化,恶心、呕吐、肚子疼痛。 吃过药的李某还在洗手间呕吐,护士就急忙跑过来说,“李##,你吃错药了”。李某特别害怕,就问护士自己吃的是什么药,“护士说是打胎人吃的药,活血化瘀用的”。李芳听后十分恐惧,她问医生能不能洗胃,医生不建议洗胃,她就开始用手抠喉咙,让自己呕吐,一直抠到感觉缺氧。 情况持续到次日,孩子依然没能保住,李某最终流产。 事发之后,她了解情况才知道,妇可靖严禁孕妇服用,她不清楚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为何会开这样的药物让孕妇服用! 
妇可靖胶囊 记者查询发现,妇可靖,主要作用清热利湿,化瘀散结,行气止痛。用于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属瘀毒内结、气滞血瘀型,症见带下量多,小腹坠痛,腰骶酸痛等。在妇可靖的说明书上,记者看到明确标有“孕妇禁用”的字样。 回应:护士发错药已停职赔礼道歉 李女士称,在孕妇及家属质疑下,后来院方解释,是护士马某发错了,本该发的是让孕妇保胎服用的黄体酮。 患者家属认为,作为河南省内最专业的妇科医院,出现这样的事故是不能原谅的,对孕妇也造成了严重伤害。希望院方给出合理的解释,妥善的处理。 接到投诉后,记者对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了采访。11月7日,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书面回复了事情的经过:院方称医生当时为李某实际开的是一盒黄体酮,但值班护士马某在发药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认真核对药品的名称,错将药品包装极为相似的妇可靖胶囊1盒发给患者李某,待发至病区最后一位患者时发现药物有误,立即核对领药单,查对后马上到患者李某处,此时患者已经口服两粒妇可靖胶囊,护士立即将剩余妇可靖胶囊取回,同时告知护士长、值班医生和科主任,向患者赔礼道歉并加强病情监测,并填写OA系统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此事。 对于李某流产医疗纠纷的善后处理,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表示双方正在协商中。 
10月20日和23日两份彩超检查记录 律师:院方应承担全责 采访中,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承认,此事是当班护士工作不认真,未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造成的。事情发生后,科室、医院高度重视,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协调,当面道歉,同时高度重视患者的后期治疗,现患者已康复出院。院方同时表示,事发后医院相关科室及时召开整改会,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意见,以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同时责令责任人马某停职待岗,写出书面检查,深刻检讨,并给予严重的经济处罚。 11月9日,对于院方的这些做法,孕妇家属表示愤慨并提出强烈质疑,她们表示,怀孕两个多月的胎儿就这样说没就没了,这毕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事件对李某造成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然而至今院方却只字不提如何赔偿,甚至还公开表示(对李某的索赔要求)不会予以理睬,这不但没有起码的人情、人道精神,甚至连基本的认错态度都没有,很难想象这样的医院下次不会发生类似的事件。 河南尚天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红伟表示,如果事情属实,在这起纠纷中,很明显是院方应承担全责,并且应该对李某进行赔偿。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对于此事进展,本报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