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上岗”引导诉讼,还能回答简单法律问题,网上立案、微信扫码支付、网上保全、网上开庭等等现代科技都已基本实现。 4月12日上午,登封市人民法院召开智慧法院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了智慧法院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和亮点。 12日上午,在登封法院立案大厅内,一名前来为其当事人立案的律师,现场体验了网上立案和缴费流程不住感慨:“当事人住的远,还要在家照顾年幼的孩子,正发愁立案咋办呢。这不,我替他过来,在网上就完成了立案手续,直接微信扫码缴费,连银行都不用去了。”对法院的这一举措称赞不已。 “不光是这,法院现在便民设施可多了,你看这个机器人,他会法律咨询,还可以告诉我们诉讼流程。我是第一次来打官司,啥都不知道,法院工作人员带我在诉讼服务一体机和诉讼风险评估机上,大致计算了诉讼费用,了解了法院布局,还通过问卷答题评估了诉讼风险,诉讼文书自助打印机,有各种诉状模板。不知道法庭位置,诉讼服务一体机还可以导航过去,真方便!”旁边一名当事人刘某说。 法官王真理介绍,登封法院在院机关及人民法庭均设置了自助立案区引进了智能导诉机器人、诉讼服务一体机、诉讼风险评估机、文书自助书写系统等一系列智能神器,全方位解决群众法律咨询、导诉服务、诉讼风险评估、网上立案等一系列诉求,实现案款在线支付,与银行合作生成案件款在线支付二维码,既方便当事人,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挤压腐败滋生空间。 “现在法院不光便民,而且还阳光,我在这两个显示屏幕上直接就查询了裁判文书和执行案件进展。”当事人王某一边查询案件信息,一边高兴地说。  工作人员介绍智能机器人“小白”的主要功能 登封法院还设置了诉前多元化调解平台。以线下线上融合机制为依托,汇集多元化解渠道和调解资源于一体,当事人可采取点将、预约等方式找调解、找援助、找法官,方便群众矛盾化解方式的自主选择。同时依托市委矛盾调解大格局,在各乡(镇)区、街道建立封调禹顺调解中心,在村委、社区建立工作站,建立封调禹顺诉讼调解微信平台,把17个乡镇(区、街道)的人民调解员基本信息进行公布,方便当事人查询。此外,科学设置分调裁软件的环节与流程,采用民调员和法官AB角捆绑的方式,打通前端多元化解和案件审理的衔接渠道,矛盾化解更有效,程序更便捷,20%的矛盾在诉前得到化解。 过去,当事人如果想申请诉讼保全服务,需要一定的时间。可现在不同了,登封法院与各保险公司建立协调机制,无论是诉前还是诉中,当事人皆可网上申请诉讼保全服务,保险公司接到申请后便可出具电子保函,法院审核后提交登记,即完成了诉讼保全流程。 在分调裁中心,一名当事人正在运用人身伤害赔偿计算器,计算查询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轻轻点击触摸屏,输入几组数据后,赔偿标准清晰呈现。 工作人员演示“交通事故人伤计算器” 法官于勇说,登封法院还建设了诉前多元化调解平台,当事人可采取点将、预约等方式自主选择找调解、找援助、找法官。调解成功了,可以选择司法确认流转,我们及时出具司法确认书;若调解不成功,当事人可以直接在网上立案,实现诉调无缝对接,省类群众多次往法院跑。 加大探索辅助办案模式 让数据为“民”服务 在第三审判法庭,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在进行,法官吴莹与书记员王令军头戴耳麦,成功通过网络连线当事人李朝中和嵩阳(新峰)煤业有限公司,在核实双方身份后开始进行线上庭审,陈述诉讼请求、展示证据、在线答辩质证及事实调查等庭审程序,书记员利用科大讯飞智能庭审系统同步在线生成庭审记录,整个庭审过程程序完备、进展流畅。原被告双方均不在庭,庭审是如何得以顺利开展的呢?原来法宝就是网上法院综合视频平台,依托该平台,登封法院实现了全流程在线审理模式,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与法官“隔空”对话,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参与诉讼。 在第二审判庭,两起刑事案件正在隔空庭审,被告人在看守所远程视频提讯室、公诉人在检察院、法官在法院,三方通过专线实时传送声音和图像进行“面对面交流”,音质清晰、画面流畅,庭审活动高效有序进行,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办案效率,还有效避免了押解过程中被告人脱逃等安全隐患的发生。 审判长、书记员进行网上庭审 “网络审判模式”的上线,是登封法院积极创新审理模式,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司法更加便利人民、便利法官,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除此之外,登封法院还在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法官减负、提升审判效率等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探索。 “当事人立案后,卷宗集约扫描后形成二维码传入案件管理系统并智能分案,将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给法官,案件材料同步转入“智能云柜”,直接告别了过去人工分案、手工录入卷宗的时代,全程留痕、安全高效。而且我们还有法官办案辅助系统、OA办公系统和移动办公办案系统,这一系列的信息化装备,不仅帮助法官完成诉讼材料智能收转、文书智能编写、电子卷宗深度应用、用印申请、智能派车、智能排庭等工作,让法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实现海量法律条款、案由释义、相似案例、理论研究、裁量工具,当事人线索等信息指引功能,帮助法官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法官杨海说。 “案件送达一直以来也是很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法官助理康玄说,登封法院建立了司法送达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综合了电话送达、电子送达、EMS专邮送达、直接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大大提高了送达效率。同时还能实现对送达地址库、送达回证库、当事人送达信用库的有效分析和管理,所有数据还可以对审判进行反哺,为后续执行保全等工作等提供依据,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 在执行局,执行局负责人杨军演示了执行查控系统、执行案件管理系统、执行案款收发“一键通”系统,还通过执行指挥系统、执行可视定位系统及单兵系统连线了执行案件现场,展示了执行工作的“智能神器”。 优化法院管理模式 加强审判管理 “智慧审判”更要“智慧管理”,在四楼多功能庭,办公室技术人员集中展示了智能法庭资源管理系统、人民陪审员管理系统、人财物管理平台、智慧党建系统等智能管理系统。 通过法庭资源管理系统,根据法官开庭时间,智能分析法官开庭习惯,自动排庭;通过人民陪审员系统,建立陪审员信息库,实现对陪审员信息动态管理、程序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及数据统计精算化、业绩考核标准化,采用“三个随机”选任方式确定陪审员范围;通过人财物管理系统,严格固定资产的领用发放详细的等级管理审批,清楚的看到固定资产每个部门到每个人的当前状态;通过智慧党建平台,为党员提供学习平台,开辟交流园地,加强干警的思想政治建设,以信息化助推法院管理的现代化。 近年来,登封法院在省高院、郑州中院强有力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智慧法院建设这条主线,大力实施信息化建设和司法改革战略,充分发挥党建、执行工作和改革创新优势,全力做好“三便”即便群众、便法官、便管理和“三重”即重公开、重规范、重实效,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向科技要司法生产力,积极打造智慧法院新格局。(王红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