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一梦, 成就了中国陶瓷史上最完美的青瓷。 那一抹风华绝代的天青色, 即使跨越了千年的烟雨, 依然为人所津津乐道, 宋汝风华绝代, 实乃收藏之极品。 
李苦禅先生就曾写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也充分印证了汝窑在辉煌绚烂的制瓷史中独领风骚的地位。

汝窑为宋代著名瓷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汝窑广义地讲,即原古汝州所辖的临汝、宝丰、郏县及鲁山等数县所烧造青瓷窑口的统称;狭义上讲是专指宋代汝州所辖宝丰(清凉寺)专为官廷烧造青瓷的瓷窑。历史文献所谈论的汝窑均是狭义上的汝窑。如今说到的“汝窑”,便是特指宝丰清凉寺专为宫廷烧造青瓷的瓷窑。汝窑青瓷创烧于北宋晚期宋徽宗大观年间,并成为当时宫廷的御用瓷器,汝窑青瓷的胎体精细,釉面莹润光洁,釉色以青而蔚蓝的天青为主色调,亦有虾青、粉青、豆青、卵青、灰青、茶青、葱青等多种色阶,但色色略异而皆含青闪蓝是汝釉之美的特色。 
南宋叶寘(zhì)《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说明汝窑在接受宫廷的任务,烧造汝官窑器,使北方青瓷的技术成为全国之冠。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窑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云:“又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产生特殊色泽,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称誉。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釉面有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 
汝窑采用了支钉托烧的技法,改变了以往其它瓷窑施釉不及底、支钉粗大的传统工艺。除个别瓶类器采用垫饼垫烧工艺外,其他均采用支钉支烧。器外底留有芝麻粒大小的支钉痕,大件器物的外底有五个支钉痕,小件器物只有三个。 
汝瓷的胎体大多较薄,胎坚致密,呈灰白色。胎色大多呈燃尽的香灰色,俗称“香灰胎”。汝瓷装饰大多以釉色取胜,釉质滋润,釉色基本为淡天青色。釉层开细碎片纹、冰裂纹、蟹爪纹及鱼鳞纹等。 
此汝窑碟通体满施天青釉,釉质肥润莹亮,釉色青绿,高雅清丽,如湖水映出的蓝天。釉面滋润柔和,器物表面布满错落有致的蝉翼纹细小不规则开片。碟底留有三颗细小支钉痕,是传世汝窑中的典型器。北宋汝窑完整件存世极其稀少,大多已破损或碎片,此件汝窑碟能完整的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值得珍藏! 注:此文属于河南消费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