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结束的GET2017大会上,职业蛙创始人兼董事长卢明霞表示,职业蛙提供给大学生的是一整套的求职解决方案,包括课程、服务和机会,三者结合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学生在线职前教育需要标准,职业蛙正在着手建立。
卢明霞认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就业,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能够实现从大学到社会的转型的第一步。因此,职前教育不单单是课程好、服务好,学生就会满意,还需要帮学生解决就业出口,这就需要去把大学生和企业做匹配。但是,做匹配必须要有标准,现在大学生在线职前教育领域里,这个标准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我们要去建立。”
卢明霞介绍说,职业蛙目前正在通过自主研发的大学生求职竞争力测评系统、求职数据动态匹配系统等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大学生求职力等级”标准、“求职软实力”评价体系标准和“目标企业T级标准”,从而实现大学生和企业的高效精准匹配,解决职前教育用户最本质的需求——找到理想的工作。
“我们做的是比招聘网站更进一步的匹配,就是因为我们在课程和服务的过程中和学生有很多的接触,我们知道学生哪里需要提高,我们建立了一些标准,标准反过来也可以影响到学生,让他们很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如果要进入某个行业,在哪些能力、知识、技能上还需要去做补充。我们建立的这些标准,会给职前教育里的学生课程设计、服务流程做很多的指导。”卢明霞说。
如何利用数据对学生和企业进行匹配?卢明霞表示,职业蛙从2014年转型线上开始就成立了自己的数据技术团队,积累来自学生和企业的双向数据。学生端是通过从用户来到职业蛙开始一直到获得Offer的整个过程设立多种接触点,记录学生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企业端则是记录企业对于招聘需求和面试反馈的数据。
通过在线职前培训进入企业的员工,其能力的匹配率如何?卢明霞说:“现在做的求职培训和服务偏应试类,但是我们很清楚,学生进入企业是第一步,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还很长,在企业能不能立足,性格是不是符合企业文化,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职场发展。”卢明霞表示,“现在我们在Offer上加上学生在企业的留存率,未来还会去记录每一年企业给他们的业绩评价、职位和薪资的提升速度等。希望这些数据能够更好地帮我们去验证和完善前面的能力模型,做一个闭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