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海燕制图 “孩子的暑假作业要在网上做,不用手机就得用iPad,笔记本和台式机基本不敢给孩子用。”最近广州的任先生多少有些焦虑,“平时就尽量不让孩子用电脑,现在好了,有理由了,写作业啊,关键是家长也不能在家陪着吧,孩子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游戏吸引过去了,糟糕不糟糕?” 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网络布置假期作业的现象越来越多,比如通过微信群、QQ群布置作业,或者在客户端上布置作业等,有的干脆彻底无纸化,让孩子们直接在客户端上完成作业。 忧:线上写作业易被诱惑 “真是没办法,不得不给孩子配一个手机,只是没装电话卡,只能在家里连接WiFi用。因为老师在微信群里布置作业,总不能让孩子只有家长在家时才能写作业吧。”北京市消费者郭女士发现,从孩子三年级开始,基本上每天都找自己要手机,从上面查当天的作业内容。“一是方便,二是老师出于好心,有些孩子在学校没有记当天的作业,发到微信上就省得大家忘了,也方便家长们监督。” 进入暑假以来,郭女士好几次发现孩子自己跑去开电脑,一问才知道需要在网上完成老师指定的作业。原来,除了需要手写的作业,孩子还有一些需要在电脑上才能完成的线上作业。但是,孩子写着写着就开始拖沓,然后偷偷地找网页游戏玩。“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确实分散注意力,而且现在网上有那么多不适合孩子看的内容,尤其是游戏,只能靠家长盯着了呗。”对于孩子线上写作业的事,郭女士认为很正常,科技发达了,网络方便了,教学与时俱进在所难免。“比较操心的是,暑假了,家长哪有时间天天陪着孩子,多数都是孩子自己在家写作业,写着写着就有可能玩游戏或看动画片了。” 调查发现,除了线上布置线下写的模式,还有一种直接在客户端上写作业的。老师直接在作业客户端上布置作业,家长用手机下载安装客户端,孩子直接在手机上完成作业。 对于这种模式,记者调查发现,家长的反映不尽相同。有人认为这样方便,而且很多作业客户端功能比较全面,不仅有对错检查,还有题目分析和讲解,有的还有语文、英语的跟读功能,甚至可能比家长亲自辅导的效果更好。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过多时间抱着手机、iPad,对眼睛不好,尤其是容易培养孩子的电子产品依赖,甚至成瘾。 在采访中,多位家长都表达了同样的困惑:“一边禁止学生带手机,让家长监督孩子别染上网瘾,一边在网络上留作业,甚至推广作业APP,好坏暂且不论,这本身就是个问题。” 喜:作业电子化有助于治愈“假期拖延症” 自2015年起,河北衡水中学在假期作业管理方面进行了尝试,使用一套“作业管评系统”的假期作业平台,结果发现,作业电子化确实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假期作业拖延症”,实现了对假期学习的高效管理。 2015-2016学年的寒假,1万多名学生、600多名教师、204个班级使用假期作业平台,上传了近24万份假期作业、800多个视频;2016年高考假,高一、高二学生提交作业数达77062份;2016年暑假,超万名学生、600多名教师使用该系统,提交作业274009份,制作视频400份;2016-2017学年寒假,高一、高二100多个班级使用了假期作业平台,教师共批改作业15067份、评价作业6578份、其中批改最多的教师批改了728份作业,评价最多的教师评价了704份作业。 “这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一是可以监督和提醒学生及时完成作业,保证学习质量,二是教师批改作业更加快捷,互动效果更好。”对于河北衡水中学的假期作业管理尝试,从教20余年的北京市某中学副校长持肯定态度:“传统模式,学生可能不太注重时间节点的控制,往往都是假期快结束才跟完成任务一样,被动地把作业补完,把学习搞成了突击劳动。通过网络和APP,老师可以实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形成良性互动,这个就非常好。”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学校推广的英语学习类APP大都有口语练习的功能,确实有助于对症下药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借助APP作业这样的教学工具,不仅减轻了教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的负担,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提高了不少。相对传统的手写作业,用APP做作业,速度和效率更高。 观点:线上作业应只作为尝试和辅助手段 对于在网上布置作业或者在APP上布置作业,北京市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杜老师表示确实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以前暑假作业交上来以后,集中批改,确实压力很大,如果用作业APP,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或者平时的零散时间就能完成,通过微信群、QQ群或者APP在线布置作业、查看批改作业,还能实时与学生、家长互动交流。” 调查发现,APP作业客户端还有其他传统作业检查难以实现的功能,如统计功能,老师可以很方便地查阅到错题率,自动分析出结果,可显示哪些题目错题率较高,老师可以针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不过,部分网络题库仍然存在与教材匹配和教学进度一致性较差、学生可以轻易从网上获取标准答案来作弊等问题。而且,网上布置作业或APP写作业,对孩子的好奇心理影响非常短暂和薄弱,对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刺激作用有限,很难内化为孩子真正喜欢学习的驱动力。“传统纸质作业,需要孩子们用笔去写,确实有一点点累,有一点点乏味,但却更容易使孩子集中注意力,找到学习的感觉,引发思考,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对于网络作业和APP作业,从教十余年的安徽省某中学牛老师认为:“不管科技怎么发展,学校还是应以纸质作业为主。网上题库写作业也好,APP写作业也好,都应该只作为一种尝试或者辅助手段。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学习毕竟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