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全屋定制家具消费体察情况。结果显示,目前全屋定制家具行业存在相关标准缺失、材质标识不规范、计价方式混乱、费用结算不合理、定制流程缺少衔接、有害物质释放缺少总量控制等六大问题。同时,上海市首个《全屋定制木(制)家具》团体标准于今年3月15日正式实施。 人造板冒充实木 据了解,全屋定制消费体察共征集了上海29位消费者参与,涉及品牌13个,定制家具合同金额从1.15万元至12.8万元不等。 体察发现,由于相关标准的缺失,全屋定制产品的设计、生产、安装普遍没有标准,或是参考相关家具或原材料标准,不能符合全屋定制家具的实际情况。本次消费体察的29件样品合同中,均未明示该产品参照的标准。 材质标识不规范也是主要问题。部分企业在合同和订单中使用不规范名称,混淆人造板和实木的概念。在消费者提供的一张定制家具产品报价单中,家具材料一栏标注为“SKL英伦白橡”,使消费者误认为该家具为实木材质。而企业辩称“SKL”是实木颗粒板的意思,“英伦白橡”是指人造板的颜色。部分企业在报价单中,会以“白蜡木”“灰榆木”等实木的名称来描述产品的颜色和花色,很容易使消费者对家具材质产生误解。 计价方式混乱 根据调查,在定制家具合同订立过程中,企业会按照展开面积、投影面积、按件计价、延长米计价等不同计价方式报价。在体察中,有两位消费者收到的报价单上使用了两种计价方式,另有1家企业未明确计费方式。 在定制家具费用的结算构成中,产品面积和相关五金件占很大比重,部分定制家具实测面积、长度与报价单、合同上标注的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19个样品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偏差率从0.08%至23%不等,两件样品的偏差率超过20%。 此外,部分企业存在重复计算面积的情况。如消费者提供的一件定制家具样品,其玻璃门玻璃面积包含边框,企业在计价时,先计算一次玻璃面积,又计算一次板材面。 有害物释放缺少总量控制 部分家具甲醛释放量检测值从0.016mg/m2·h至0.215mg/m2·h不等,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释放量检测值从0.006mg/m2·h至0.743mg/m2·h不等。有3件样品的甲醛释放量不能满足简装要求,3件样品可以满足简装但不满足精装要求。有2件样品的TVOC释放量不能满足简装要求,6件样品可以满足简装但不满足精装要求。 体察还引入模拟空间参数(模拟房间面积为11.5m2),计算出一定空间内板材的最大使用面积,数值越大,表示一定空间内可使用的板材面积越大,证明该板材有害物质释放量较低。 ●相关链接 以标准引领品质消费升级 《全屋定制木(制)家具》标准特别关注家具定制全过程,突出各环节有效衔接,力求设计与成品的一致性。首次明确面积偏差检测和计算方法,以解决该行业中产品面积被重复计算等 “短斤缺两”问题。在定制全过程管控的基础上,还要求信息透明保障消费公平,保障消费者在订购产品时享有知悉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 标准强调对有害物质释放环节进行直接控制,确定TVOC释放速率限值为0.250mg/m2﹒h,甲醛释放速率限值为0.060mg/m2﹒h,限值要求严于我国相关现行强制性标准。标准还结合国内外相关家具行业标准及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性要求,引入了模拟房间的概念,制定相应的规定,力求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为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