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乏身体活动是全球第四大死亡高危因素。近日有研究结果显示,50%-75%的青少年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运动量,从而养成了一种风险性极高的久坐生活方式。青少年每天身体活动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又该如何运动?为此笔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专家。
专家指出,积极的身体活动对健康具有诸多益处,包括减少过早死亡的危险,降低各类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和关节炎、肥胖、抑郁等。什么是身体活动?简单地说,只要是有四肢和躯干肌肉收缩,产生能量消耗的身体动作都可以称为身体活动。换句话说,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身体活动,比如家务劳动、步行、骑车、爬楼、运动锻炼。对于青少年而言,身体活动包括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玩耍、游戏、体育运动、交通往来、家务劳动、娱乐、体育课或有计划的锻炼等。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所有健康的5-17岁儿童和青少年应每天进行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等到较高强度身体活动或运动,同时每周至少进行3次较高强度运动,包括强壮肌肉和骨骼的活动等。累计的概念指一天分几次开展较短时间的活动(例如两次30分钟),然后累计达到每天60分钟的目标。如有可能,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应尽量完成建议的身体活动量。但他们应与卫生保健服务人员合作,根据身体条件,了解适合他们的身体活动形式和活动量。
对缺乏身体活动的儿童和青少年,建议采取渐进的方式增加身体活动量,最终达到上述的推荐量。
专家表示,身体活动也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关,可改进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通过提供机会让青少年进行自我表现、开展社会交往和融入社会,可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庆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