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55岁的鲁女士因“双下肢乏力伴腹胀” 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硬化,但原因不明确,曾在多地诊治效果不佳,鲁女士情绪低至谷底。为找到患病根源,于近日慕名前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收住于全科医学科。 入院时,鲁女士面容憔悴,精神欠佳,自我感觉浑身没有力气,腹胀,食欲差,左小腿可见浅静脉曲张。全科医学科接诊后,立即为患者做相关检查,生化提示胆红素轻度偏高,血小板轻度下降,上腹部增强CT提示:考虑布加综合征,肝硬化、脾大、门脉高压并侧枝循环开放。随即,全科医学科立即请介入科张伟主任会诊,为保证患者治疗,尽快解除病人痛苦,经会诊后确认布加综合征诊断明确,下腔静脉肝后段阻塞,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长期回流受阻,从而导致肝硬化。 病因找到后,张伟主任立即带领科室人员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因微创手术创伤小,可快速恢复患者的生理血流通道,所以张主任决定为患者施行“下腔静脉造影并球囊扩张术”,经球囊扩张后,恢复正常的血流和解除下肢静脉的淤血状态,经过一个半个时的手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第1天,患者腹胀及双下肢乏力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术后2天复查彩超:原来阻塞的下腔静脉再次通畅,患者身体各项机制恢复良好,症状迅速缓解。目前患者身体好转出院,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专家提醒: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性肝硬化,鲁女士属于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所患疾病为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在我省并不罕见,由于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误诊率极高,因该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缺乏特异性,且症状、体征及转归与肝硬化相似,临床极易误诊为肝硬化。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手段的日益进步和普及,特别是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技术的引入和发展,布加综合征早期得到有效诊疗的患者预后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临床医师对布加综合征的认识和诊疗能力。 临床上只要遇到“肝硬化”表现重而肝功能损害轻,同时伴有腔静脉高压表现者,尤其是青年发病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本病。另外,对于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也应行血管彩超检查,排除是否合并布加综合征,且积极的介入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莉杰 韩鑫颖) 
上图为球囊扩张狭窄的下腔静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