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的演化有着漫长的历史,象形文字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对所记录事物形状的简单描摹。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宝级文物。在不同的地域与不同时期,其瓶体呈现出地域区别和分期演变的特征。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字演变中,也有着国宝级文物“小口尖底瓶”的痕迹。仰韶文字记,将寻找“小口尖底瓶”在文字演变中的印记,发现来自国宝陶器的极致魅力! 小口尖底瓶和文字“醇”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一定时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中国堪称酒的故乡,与酒有关的的文字,折射出了中国酒文化的内涵丰富、源远流长。 我们在形容品质优良的白酒时,常常用“醇厚”来形容其口感。醇厚,也是好酒必须有的口感。 那么,“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先看“醇”的字形: 
最早没有今天这个“醇”字。 它的小篆形体是这样的,左边是“酉”,酒坛子的形状。右边是“ ”,像是在家里的坛子中,煮一锅味道香醇的“羊汤。 
醇字在从篆书到隶书转变的时候,由于右边的书写复杂,很容易出错,就出现了很多异体字。 在楷书中,醇字基本定型为“酉”与“享”,这么一个字形,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再看“醇”的释义: 醇,会意兼形声字。本义为酒味浓厚。 《说文解字》卷十四酉部:“醇,不浇酒也。从酉从享。” 不浇酒就是不加水、无杂质的酒,这样一来酒的浓度自然较高,也比较纯净。也指酒味很醇厚。 从酉,像酒坛,是酒的本字,表示与酒有关;从享,表示喝味道醇厚的酒是享受。 现在,我们也常用“醇和”来形容酒味平和、口感微甜;“醇厚”来形容酒体纯正饱满。 
后来,“醇”引申为纯粹、精粹、无杂质。在很多古籍里都有记载: 如:清代著名文学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凡酒沃之以水则薄,不杂以水则曰醇。” 醇字含义扩展到指事物的淳朴。又引申为纯朴、敦厚。 如《汉书·景帝纪》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意为:老百姓民风很淳朴,敦厚。 现在的醇,可用于指称: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即任何一类在结构上类似乙醇的化合物。如:甲醇,乙醇,胆固醇等。 在白酒里,2%的风味物质就包含有各种各样的醇类物质。(来源:仰韶酒业) 
|